【性格心理學】為什么我對自己缺乏信心?


為什么我對自己缺乏信心?

~從成功體驗中產生的一種“確信”~

  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人都有可能表現出“沒自信”。比如,當我們准備挑戰某項新工作時,有時會因為缺乏自信而畏首畏尾、停滯不前。

  那么,“自信”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呢?

    “自信”,是肯定、相信自己,並給予自己正面評價的能力。心理學中認為,“自信”和“自尊感情”之間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系。

“自信”是自己給自己確立的,它與客觀評價沒有關系,所以“自信”是自己的一種主觀“確信”。一個人是否有自信,是由他的經歷決定的。而為人的自信提供支持的,正是以往的成功體驗,或者與成功有關的體驗。

隨着成功體驗和相關體驗的不斷積累,人就會產生自信,而且還會感覺自己具備了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的能力。

    當然,自信還會受到個人性格的極大影響。思維方式積極向上的人,會主動挑戰各種各樣的事物。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會把這段經歷保存下來,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並將其轉變為自信。

反之,對什么事情都缺乏自信的人,一般都比較悲觀。他們畏懼失敗,也常常會因為失敗遭受巨大的打擊。之后,由於擔心失敗,做事時會表現出畏首畏尾、缺乏自信的狀態。如此一來,引起再次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失敗的經歷又使他們進一步喪失了信心。結果,就陷入一種難以遏制的惡性循環之中。

    由此可見,有自信比沒自信要好一些。不過,如果過度自信,也很麻煩。過度自信的人容易忽視細節,從而招致大的失敗。而且,過度自信的人會給周圍的人造成壓力,使他人不愉快。

    總之,缺乏自信和過度自信,都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自尊感情

  自尊感情,是一種認為自己有價值的感情,也叫“自尊心”。自尊感情並不是我們時時都能意識到的,但它卻在背后為我們的行為、態度等提供支持。自尊感情高的人,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不容易受到別人評價的影響,一般都表現得很有自信。

 

建立自信的心理技巧?

~通過“自我暗示”想象成功時的情景~

有的朋友對自己缺乏自信,甚至感到自卑,認為自己是內心軟弱、一無是處的人。即使是正常人,也會有這樣的時候,您有過嗎?

對自己缺乏自信,不能就認為自己是軟弱的人。換個角度來看,沒有自信的人反而能夠謹慎地對待事物,並懷着謙虛的態度待人處事。可以說,沒有自信的人具有一種很強的危機管理能力,他們會事先設想各種不確定的因素,並為此想好對策。

當具有這種性格的人確立自信之后,他們會比那些天生的自信的人強大很多。天生自信滿滿的人,容易“因為大意而犯錯”,或者“因為太過強勢而遭人討厭”。不自信的人找到自信后,一般不會發生上述情況。而且,他們依然會保持對事物的謹慎態度,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因此,如果您現在對自己缺乏自信的話,我覺得那反倒是一個機會,是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的機會。

自信的根源來自“確信”。正面思考的“確信”直接關系到人的信心指數,但“確信”並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不過,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獲得正面思考的“確信”,那便是對自己進行“自我暗示”。“我絕對能做好!”這句話要經常對自己說。

這種方法雖然非常原始,但也非常有效。所以,只要有時間,就站在鏡子面前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不會失敗的!一定會順利的!”長此以往的話,我們的潛意識就會相信“自己真的能行”,於是在潛意識的作用下,就真的能夠發揮出強大的能力了。

所以,平時要多想象一下成功時的情景,這對於成功真的很重要。

在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的過程中,人就會真的認為自己應該是那樣的,無意識地就會朝着那個方向努力。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成就預言”。

 

自我成就預言

對自己有所期待(自己被期待),這就是心理暗示,而心理暗示的效果可以使自己朝着期待(被期待)的方向前行。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一開始便認為自己一定不行,比如考試一定不及格,人就會在無意識中縮短學習時間,並最終出現想象中的壞結果。

 

 

~不要給自己找借口,讓小成就感給您自信~

在人建立自信的過程中,有一種非常麻煩的思維方式總是起到阻礙作用,那就是一種叫做“合理化”的“自我防衛機制”。

舉例來說,人在沒有自信時,嘴上不會承認自己沒有自信。而當失敗時,又會給自己找借口,“沒有自信”就是借口之一。因此,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在失敗時說:“因為我缺乏自信,所以沒做好。”

請您回想一下自己在失敗時的言行和當時的感情,是否也用“我沒有自信”當過借口來掩飾自己的失敗呢?

這種行為,在我看來,也可以稱為一種“撒嬌”,即對自己撒嬌。如果遇到困難、遭遇失敗時,我們只會對自己撒嬌,為自己找借口,而忘記了萬事向前看,並發揚開拓、挑戰的精神,那我們永遠也無法獲得自信。

仔細想一下,其實失敗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事先只顧考慮各種預防失敗的措施,而放棄了挑戰精神,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損失,因為我們會為此失去獲得自信的機會。

此外,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對建立自信非常有好處。所以,我們有必要主動地為自己播撤一些能夠帶來小成功體驗的種子。現在無法完成的事情,通過訓練和努力一定台旨做到。成功時體驗到的“啊哈!成功啦!”的成就感,在心理學上稱為“ACH體驗”。能如此反復體驗到成就感的話,小自信積少成多就會變成大自信。

所以,建議大家每天早上(或前一晚)為自己設立一些當天應該實現的目標。不僅如此,還應該把它們寫在紙上。比如,“今天讀多少頁書”“今天完成多少項工作”等。

當一天快要結束時,還要對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完成的話,要對自己進行表揚,比如,誇自己“千得漂亮”。這樣一來,人就會逐漸自信起來。

 

ACH體驗

“ACH”是德語,相當於我們的語氣詞“啊”。在挑戰新事物獲得成功時,“啊!成功啦!”的這種感受就叫做“ACH體驗”。越多體會“ACH體驗”,人就越有自信。所以我們再設定目標時,盡量不要把難度設定得太高,而是既要有一定難度,又能夠實現的最好。而且,成功后別忘了表揚和贊美自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