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構建之法》第13~17章及讀《一個程序員的生命周期》感想


第十三章:

             對於這章的測試,我們只是簡單提了一下單元測試,其他測試都沒有,這章相對來說,幾乎為零,看了也不知道怎么做。

             問題就更別說了,等周末有時間在回頭看看,再更新補上問題。

 

第十四章:

             團隊中角色越界要如何處理?團隊的不相互體諒如何解決?

 

第十五章:

            對於我們團隊實驗來說,在測試沒有什么bug之后,完成打包apk,就沒有繼續去加入新功能,頂多就是改改界面而已,

            完全無法做到像書上講的那些。

 

第十六章:

            創新是需要一定的資金預算,既然在原公司團隊中被壓制,不允許,那何不拿出一個雛形,再去找天使投資人?當然

            在國內可能會比較難,但找到了相同想法興趣的人再一起努力就應該更簡單些了。

 

            沒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而想出來的創新幾乎是比較少的,就算他們說都是在他們拿手領域之外發現的創新,也是因

            為他成為一個專家,想要成為應該專家,不可能只是單單涉及一個領域知識,你讓你一個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人來創

            新計算機方面的一個技術是幾乎不可能的。

 

第十七章:

           一個團隊的融合最短可以縮小到多長時間?一倆個項目?在還沒融合之前應該會在前面被當作“田園犬”,“野狗”踢出去了,

           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危險,老是往相反的方向想,自己就屬於“野狗”型。

           在團隊中,最難搞清的就是自己在團隊中的投入級別,以及別人對自己的期望,而且現實中他人都會錯估隊員的實力,有

            沒有更好更快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地位,以及其他隊員對自己的認識?

 

《一個程序員的生命周期》感想 

             一口氣從第一篇的:從大山里走出的程序猿看到最后一篇:7年工作感悟,  很感謝他給我們分享他的經歷,

             在一些方面看法也和作者有共鳴。然而每個時代都並不容易,80后悲催,90后,00后都悲催,每個時代都

            有不同的困難,不只是單單只有一代人困難,有的人會自暴自棄,有的人會迎刃而上,有的人隨波逐流,迷

            失在人群,有的人堅持不懈,追求夢想,每個時代談夢想都是一件要有勇氣的事,成功了是夢想,是追求,

            是追捧,而失敗了是無為,是經歷,是嘲笑。在如今的社會中,前輩不走,不下位一直掌權下去,后生一樣困

            難,前輩不理解后生,如今社會有很多一樣被掌握在60那群人手中,社會制度如此,后生不願意被壓制,不願

            意被牢籠禁錮,於是看到了他人創業新出路,於是都想着去創業,然而社會的資金還是被掌握在老一輩手中,

            社會的對於大學生的創業制度還遠遠不夠完善,無法很好的保證他們,失敗一次兩次之后你將血本無歸,你也

           不敢再繼續下去,你有想法,有創意卻一樣很難實現,曇花一現而已。在一樣困難的競爭力暴增的時代,機遇,

            能力缺一不可。

              推薦:《明見萬里》識中華之中國90后時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