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基本工作原理和結構
電池的基本原理:正極發生還原反應,得電子;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失電子。電子經過負載,由負極流向正極,形成方向從正極到負極的電流。介紹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時,以應用較為廣泛的 18650 鋰離子電芯為例,下面是發生的化學反應示意圖和公式:
化學老師死的早啊,尼瑪這是什么!就算是學霸,也沒在高中學化學時見過這樣的化學反應式吧。先看放電過程中正極的反應(鈷酸根先拿掉)。![]()
這個公式其實是描述整體反應,而不是描述單個個體反應的。用 簡單的話來說就是:
1個 (+1)價鋰離子<------ (1-x) 個 (+1/(1-x)) 價鋰離子 + x個 (+1) 價鋰離子 + x個電子令 x=0.5,得:
1個 (+1) 價鋰離子<------0.5個 (+2) 價鋰離子 + 0.5個 (+1) 價鋰離子 + 0.5個電子兩邊乘以2,得:
2個 (+1) 價鋰離子<------1個(+2)價鋰離子 + 1個 (+1) 價鋰離子 + 1個電子再簡化:
1個 (+1) 價鋰離子<------1個(+2)價鋰離子 + 1個電子
又回到電池基本原理了吧。正極的核心是 (+1/(1-x)) 價鋰離子,負極核心是鋰原子,兩者反應生成 (+1)價鋰原子,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電子流動形成電流。
正極的(+1/(1-x))價(其中,0<x<1)鋰離子通過電池負載回路得到負極的電子,被還原成(+1價)鋰離子;
負極的鋰原子失去電子,被氧化為(+1)價鋰離子,電子從負極流入負載回路,鋰離子通過電解質流向正極;
在現實中制作電池時,總需要物質來承載正極的鋰離子和負極的鋰原子,就好像貨物總是需要貨架的。那么鋰離子的貨架就是 鈷酸根 離子,與鋰離子共同構成正極;負極的鋰原子則由帶孔石墨等材料構成,不至於反應后,把負極反應沒了。正極和負極之間是電解質和隔膜,既用於鋰離子流動,也用於隔離正負極,防止內部短路。為什么要講鋰離子電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結構?后面談鋰電池充電、放電截至電壓和過充、過放的危害時會用到。
鋰離子電池特性
用戶最關心的鋰離子電池的特性是電容量,比如常說的 2000mAh,指的是在鋰電池在正常工作情況下所能放出的電荷數。我們看一份鋰離子電池的規格說明書:
這塊電池比較重要的幾個參數:![]()
總之都是圍繞電池容量和充放電來考慮的。 電池容量取決於負極能放出多少電子以及正極能吸收多少電子。
- 容量 :2500 mAh
- 充電截止電壓:4.2 V
- 放電截止電壓:2.5 V
- 最大充電電流:4000 mA
- 最大放電電流:20000 mA
為什么會有充電截止電壓呢,換句話來說,過壓充電后會有什么問題?在前面描述鋰離子電池結構時提到,負極是由石墨和鋰原子組成的,其實鋰並不是以原子形態存在的,而是以鋰離子形態和石墨共存的。過壓充電后,鋰離子會析出為晶體狀鋰,無法參與充放電,導致電池容量減少。就好像 xxoo 時,插的太深,拔不出來了。
為什么會有放電截至電壓呢,換句話說,放電過度后會有什么問題?過度放電后,負極中的鋰離子大量流向正極,導致石墨空虛,部分區域發生坍塌,無法再存放鋰離子,也會導致電池容量減少。這句話你總該懂吧:小擼怡情,大擼傷身,強擼灰飛煙滅。沒錯,過度放電后就“灰飛煙滅”了。當你的鋰離子電池過度放電時,它就會對你無聲地控訴:少年,身體要緊啊!
具體到一個鋰電池,它的容量在不同放電電流和溫度下也是不同的,且隨充放電周期數增多而減少。
下面是某型號鋰離子電池溫度和電池容量的關系:
下面是某型號鋰離子電池放電電流和電池容量的關系:![]()
鋰離子電池充電
鋰離子電池的充電管理,主要是保證充電電流不能過大,不能過充,溫度合適,還要盡可能地提高充電速度。下面是一份鋰離子電池充電過程中電壓、電流和容量的變化關系圖:
![]()
這里有幾個重要參數:
- 以 0.7C 電流恆流充電,至電壓升至充電截止電壓 4.2V
- 以充電截止電壓 4.2V 恆壓充電,至電流降低到 55mA
- 恆流充電電流
- 恆壓充電電壓
- 充電截止電流(充電完成的標志)
恆流充電電壓是固定的,絕對不可以隨便修改。恆流充電電流只要不超過最大充電電流即可,其大小會影響充電速度。充電截止電流可以自由調節,其大小會影響電池充入的電量和充電時間。
鋰離子電池放電
鋰離子電池放電時,主要是注意放電電流不要過大和不過度放電就行了。
鋰離子電池電量檢測
鋰離子電池電量檢測的核心問題是獲取剩余電量和總容量,以提示用戶剩余充電時間和剩余放電時間,為用戶合理安排時間提供依據。
現在大多數設備為了簡化設計,用電池電壓來判斷剩余電量,在要求不嚴格的場合可以接受,但是是一種不嚴謹的行為。電池在同一剩余電量狀態下,當處於不同溫度、不同放電電流時,電壓時不同的。較為嚴謹的做法是統計電量。
一塊新電池安裝在設備上后,必須經歷一次完整的放電或完整的充電。這樣做是考慮到了兩點:獲取電池總容量和獲取當前剩余電量。
有了當前電量,再加上當前充電或放電電流,就可以預算剩余充電時間和放電時間;還可以結合總容量,提供電量百分比信息。
- 從無電到充滿電,檢測充入電荷數,得到總容量
- 放電一段時間,當前電量 = 前電量- 放電量
- 充電一段時間,當前電量 = 前電量 + 充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