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區與Windows分區的區別


打開開始-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如下圖所示:

 在Windows系統中,計算機的分區是用磁盤0,磁盤1,磁盤2,磁盤3來表示多塊硬盤的,比如磁盤0表示第一塊硬盤,磁盤2表示第二塊硬盤,以此類推...

而在Linux系統中:

如果是IDE類型的硬盤,那么是用hd來表示,hda,hdb,hdc...來表示多塊IDE硬盤。hda1表示IDE類型硬盤的第一塊硬盤的第一分區,hdc3表示IDE類型硬盤的第三塊硬盤的第三個分區;

如果是SATA或者SCSI類型的硬盤,那么是用sd來表示,sda,sdb,sdc...來表示多塊SATA或者SCSI類型的硬盤,sda1表示SATA或者SCSI類型硬盤的第一塊硬盤的第一分區,sdc6表示SATA或者SCSI類型硬盤的第三塊硬盤的第六分區;

 

在Windows系統中,我們要想給它分區的話,必須給分區分配盤符才行(也就是說未分配盤符的分區我們無法使用)。

那么就會出現以下這種情況:

即當分配完26字母的盤符名時,后面未被分配的分區由於沒有多余的字母去給它們分配盤符,所以都不能被識別

那么Windows是如何來處理這一種情形的呢?

舉例來說明:

我將自己電腦E盤的盤符給刪掉

1.右鍵E盤分區選擇,選擇“更改驅動器名和路徑”。

2.選擇“刪除”按鈕。

3.這時,會彈出確認框,選擇“是”,那么這個盤符就被刪掉了。

如下圖:

這時候,再次選擇該分區右鍵“更改驅動器名和路徑”,

然后選擇“添加”;

最后選擇“裝入以下空白NTFS文件夾中”。

如下圖:

 

我說的這段話什么意思呢?

概括得講,那些無法被分配的分區可以通過在其它已被分配盤符的分區中新建一個空文件夾來進行訪問

舉個形象的例子,在“Z”后的這個分區是無法被分配的,那么我可以在C盤下新建一個文件夾,然后對那個未被分配的分區進行以上的設置,

通過訪問C盤下的那個文件夾來訪問那個“Z”分區后的那個分區

PS:C盤的這個文件夾不占用C盤本身分區的大小。

 

其實,在Linux系統中,就是這么做的。

只不過在Linux系統中,只有這個“/”才能當盤符(所以說,在安裝linux系統時,這個“/”目錄必須划分),其它任何字母都不能當盤符。

其他的分區,只能通過在根分區新建各種不同的文件夾來進行訪問。

在Linux系統中,每個設備都被當成一個文件來對待。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