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Sight介紹篇


ARM的嵌入式IDE發展:

1)SDT,英文全稱ARM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是ARM為方便用戶在ARM芯片進行應用軟件開發而推出的一整套開發工具。

2)ADS,英文全稱ARM Developer Suite,是ARM推出的新一代ARM集成開發環境,用來取代SDT。

3)RVDS,英文全稱RealView Development Suite,是ARM公司繼SDT和ADS1.2之后主推的新一代研發工具。

4)DS-5,英文全稱ARM Development Studio5,是ARM的有一次升級軟件,加入對ARMv7/v8架構的支持。

 

隨着SoC時代的來臨和Cache的廣泛使用,在處理器調試過程中片外儀器難以測量片內數據流和指令流,不得不以硅片面積為代價來

      解決處理器運行狀態的實時觀測問題。 越來越多的處理器廠商開始提供硬件片上Trace功能,片上Trace系統通過專用硬件非

      入侵地實時記錄程序執行路徑和數據讀寫等信息,壓縮成Trace數據流后,通過專用 數據通道,輸出端口傳輸至調試主機。

      調試主機中的開發工具解壓縮Trace數據流,恢復程序運行信息以供調試和性能分析。

ARM的CoreSight是目前業界領先的多核片上Trace解決方案。CoreSight體系結構非常靈活,其中各個部件可以根據不同處理器

      廠商的需要而進行組合。

一個典型的CoreSight調試結構組成部分:

1)控制訪問部件,配置和控制數據流的產生,但是不產生數據流。    

DAP(Debug Access Port):可以實時訪問AMBA總線上的系統內存,外設寄存器,以及所有調試配置寄存器,而不需掛起系統。    

ECT(Embedded Cross Trigger):包括CTI(Cross Trigger Interface)和CTM(Cross Trigger Matrix),為

                                              ETM(Embedded Trace Macrocell)提供接口,用於將一個處理器的調試事件傳遞給另一個

                                              處理器。

2)源部件,用於產生向ATB(AMBA Trace Bus)發送的跟蹤數據,一般是APB總線。    

HTM(AHB Trace Macrocell):用於獲取AHB總線跟蹤信息,包括總線的層次,存儲結構,數據流,控制流。    

ETM(Embedded Trace Macrocell):用於獲取處理器核的跟蹤信息。

3)匯聚點,芯片上跟蹤數據的終點。    

TPIU(Trace Port Interface Unit):將片內各種跟蹤數據源獲取的信息按照TPIU幀的格式進行組裝,然后通過Trace Port傳送

                                                到片外。    

ETB(Embedded Trace Buffer):一個32位的RAM,作為片內跟蹤信息緩沖區。    

SWO(Serial Wire Output):類似TPIU,但僅輸出ITM單元的跟蹤信息,只需要一個引腳。

 

使用Trace Port接口進行調試還需要專用的跟蹤器(Trace),ARM公司的開發工具RVDS中RVT(RealView Tracer)就是這種跟蹤器。 仿真器RealView ICE(In-Circuit Emulator)是一種基於JTAG的調試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