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止式異步通訊協議:
特點與格式:
起止式異步協議的特點是一個字符一個字符傳輸,並且傳送一個字符總是以起始位開始,以停止位結束,字符之間沒有固定的時間間隔要求。其格式如圖3 所示。每一個字符的前面都有一位起始位(低電平,邏輯值0),字符本身有5~7位數據位組成,接着字符后面是一位校驗位(也可以沒有校驗位),最后是一 位,或意味半,或二位停止位,停止位后面是不定長度的空閑位。停止位和空閑位都規定為高電平(邏輯值),這樣就保證起始位開始處一定有一個下跳沿。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種格式是靠起始位和停止位來實現字符的界定或同步的,故稱為起始式協議。傳送時,數據的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圖4表示了傳送一個字符E的ASCAII碼的波形1010001。當把它的最低有效位寫到右邊時,就是E的ASCII碼1000101=45H。
圖4
起/止位的作用:起 始位實際上是作為聯絡信號附加進來的,當它變為低電平時,告訴收方傳送開始。它的到來,表示下面接着是數據位來了,要准備接收。而停止位標志一個字符的結 束,它的出現,表示一個字符傳送完畢。這樣就為通信雙方提供了何時開始收發,何時結束的標志。傳送開始前,發收雙方把所采用的起止式格式(包括字符的數據 位長度,停止位位數,有無校驗位以及是奇校驗還是偶校驗等)和數據傳輸速率作統一規定。傳送開始后,接收設備不斷地檢測傳輸線,看是否有起始位到來。當收 到一系列的“1”(停止位或空閑位)之后,檢測到一個下跳沿,說明起始位出現,起始位經確認后,就開始接收所規定 的數據位和奇偶校驗位以及停止位。經過處理將停止位去掉,把數據位拼裝成一個並行字節,並且經校驗后,無奇偶錯才算正確的接收一個字符。一個字符接收完 畢,接收設備有繼續測試傳輸線,監視“0”電平的到來和下一個字符的開始,直到全部數據傳送完畢。
由 上述工作過程可看到,異步通信是按字符傳輸的,每傳輸一個字符,就用起始位來通知收方,以此來重新核對收發雙方同步。若接收設備和發送設備兩者的時鍾頻率 略有偏差,這也不會因偏差的累積而導致錯位,加之字符之間的空閑位也為這種偏差提供一種緩沖,所以異步串行通信的可靠性高。但由於要在每個字符的前后加上 起始位和停止位這樣一些附加位,使得傳輸效率變低了,只有約80%。因此,起止協議一般用在數據速率較慢的場合(小於19.2kbit/s)。在高速傳送時,一般要采用同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