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與感悟--入職一年半


這是一篇2012年年底寫的總結,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從找工作說起

本人自動化專業出身,本科畢業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進了電廠做運行或檢修,而我算是個另類。

主因是在大三的時候做了幾個嵌入式項目,發現自己對編程很感興趣,於是毅然決然想當個程序猿。畢業的時候憑着C語言和單片機的一點基礎,找到了一家做行業軟件的公司,感覺還蠻幸運的。

入職初期

真正進入到部門大概是2011年八月中旬的樣子。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座位排在部門經理和一位老員工中間倍感壓力山大。

但是壓力大,興趣也大。雖然一開始什么也不懂,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彌補上了,加上大家的指導,很快進入狀態。軟件部的人也基本上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部門領導雖然平常很忙,但是心思細膩,經常會回復我的工作總結給我建議,還會教我一些小竅門,感覺備受鼓舞。

一切從模仿開始##

在我打好基礎之后,就開始帶着任務學習,感覺這是一種能夠快速成長的方法。通過參與程序的BUG修改,了解老程序的原理。通過模仿然后舉一反三可以自己編寫程序。經過時間的積累,量變到質變,就可以在已有程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重新學習自己需要的東西##

大學的時候主要用C語言,工作之后接觸delphi是pascal語法,代碼段之間需要使用begin和end包含起來,一開始很不適應,覺得很不簡潔。可是等自己真正開始了解並熟悉這個語言的時候,我反而覺得begin和end包含代碼段使程序結構變得特別清晰易懂,使用起來也挺順手的。

要學會“問”的技巧##

當然也總結一些問問題的技巧:

  1. 問對人,你要問的人,他必須對這個問題比較擅長,否則浪費兩個人的時間。
  2. 選好時間,不要選擇人家非常忙的時候問。
  3. 找准問題,能在google上找到答案的問題就不要問了。遇到特別棘手的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收集盡量多的材料,把問題描述清楚,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給你一些建議,人多力量大,結合的意見越多越容易找到解決辦法。

遇到困難,積極面對

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消極對待只會越來越痛苦,反之積極面對最后戰勝困難就很有成就感。

之前提交程序,要修改成5個不同的版本提交到svn的不同的路徑,一個流程下來花10分鍾,特痛苦。

仔細想想,這個提交exe流程其實是一個重復的過程,為何不寫一個程序讓它自動執行呢?后來我花了一個星期用Python寫了一個自動化提交的腳本,之后大家都用它愉快的提交程序了。

與第三方廠家溝通##

有時候涉及到與第三方廠家的溝通,說實話比較痛苦。

這時候要有誠意,表現出互利共贏的態度,描述問題要清楚,對第三方裝置有疑問,首先要確認不是自己錯了,然后需要找好證據,比如要用以太網抓包工具收集底層報文的證據,而不要使用程序中的調試信息。

誠懇的態度永遠是最好的溝通方法。當然也會遇到完全不買帳的第三方廠家,這時候就需要尋求幫助,找相關人員協助,不要自己一個人悶頭痛苦。

后記##

現在想來特別羡慕當時的工作狀態,感覺每天都在進步。這種狀態或許再也找不回來了,又或者等我換家公司的時候能體會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