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數據結構與算法---檢索算法


  查找數據有2種方式,順序查找和二分查找。順序查找適用於元素隨機排列的列表。二分查找適用於元素已排序的列表。二分查找效率更高,但是必須是已經排好序的列表元素集合。

一:順序查找

順序查找是從列表的第一個元素開始對列表元素逐個進行判斷,直到找到了想要的結果,或者直到列表的結尾都沒有找到想要找的元素。

代碼如下:

function seqSearch(data,arr) {
    for(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data)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我們也可以返回匹配元素位置的順序查找函數,代碼如下:

function seqSearch(data,arr) {
    for(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data) {
            return i;
        }
    }
    return -1;
}

二:查找最小值和最大值

在數組中查找最小值算法如下:

   1. 將數組第一個元素賦值給一個變量,把這個變量作為最小值。

   2. 開始遍歷數組,從第二個元素依次同當前最小值進行比較。

   3. 如果當前元素的數值小於當前最小值,則將當前元素設為新的最小值。

   4. 移動到下一個元素,重復步驟3.

   5.  當程序結束時,這個變量中存儲的就是最小值。

代碼如下:

function findMin(arr) {
    var min = arr[0];
    for(var i = 1;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min) {
            min = arr[i];
        }
    }
    return min;
}

    查找最大值算法和上面最小值類似,先將數組中第一個元素設為最大值,然后循環對數組剩余的每個元素與當前最大值進行比較,如果當前元素的值大於當前的最大值,則將該元素的值賦值給最大值。代碼如下:

function findMax(arr) {
    var max = arr[0];
    for(var i = 1;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max) {
            max = arr[i];
        }
    }
    return max;
 }

三:二分查找法。

 如果你要查找的數據是有序的,二分查找算法比順序查找算法效率更高。二分查找算法基本原理如下:

 1. 將數組的第一個位置設置為下邊界(0).

 2. 將數組的最后一個元素所在的位置設置為上邊界(數組的長度減1)。

 3. 若下邊界等於或小於上邊界,則做如下操作:

    A. 將中點設置為(上邊界加上下邊界) 除以2.

    B. 如果中點的元素小於查詢的值,則將下邊界設置為中點元素所在下標加1.

    C. 如果中點的元素大於查詢的值,則將上邊界設置為中點元素所在下標減1.

    D. 否則中點元素即為要查找 的數據,可以進行返回。

代碼如下:

// 二分查找算法
function binSearch(data,arr) {
var lowerBound = 0;
    var upperBound = arr.length - 1;
    while(lowerBound <= upperBound) {
        var mid = Math.floor((upperBound + lowerBound)/2);
        if(arr[mid] < data) {
            lowerBound = mid + 1;
        }else if(arr[mid] > data) {
            upperBound = mid - 1;
        }else {
            return mid;
        }
    }
    return -1;
}
 // 快速排序
function qSort(list) {
    if(list.length == 0) {
        return [];
    }
    // 存儲小於基准值的值
    var left = [];
    // 存儲大於基准值的值
    var right = [];
    var pivot = list[0];
    for(var i = 1; i < list.length; i++) {
        if(list[i] < pivot) {
            left.push(list[i]);
        }else {
            right.push(list[i])
        }
    }
    return qSort(left).concat(pivot,qSort(right));
}
 // 測試代碼
var numbers = [0,9,1,8,7,6,2,3,5,4];
var list = qSort(numbers);
console.log(binSearch(6,list));

四:計算重復次數;

     當二分查找算法binSearch()函數找到某個值時,如果在數據集中還有其他相同的值出現,那么該函數會定位在類似值附近,換句話說,其他相同的值可能會出現已找到值的左邊或者右邊。

那么我們最簡單的方案是寫2個循環,一個同時對數據集向下遍歷或者向左遍歷,統計重復次數;然后,向上或向右遍歷,統計重復次數。代碼如下:

// 計算重復次數
function count(data,arr) {
    var count = 0;
    var arrs = [];
    var position = binSearch(data,arr);
    if(position > -1) {
        ++count;
        arrs.push({"index":count});
        for(var i = position -1; i > 0; --i) {
            if(arr[i] == data) {
                ++count;
                arrs.push({"index":count});
            }else {
                break;
            }
        }
        for(var i = position + 1;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data) {
                ++count;
                arrs.push({"index":count});
            }else {
                break;
            }
        }
    }
    return arrs;
}
 // 測試重復次數的代碼
var arr = [0,1,1,1,2,3,4,5,6,7,8,9];
var arrs = count(1,arr);
console.log(arrs);
console.log(arrs.length);

如下圖所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