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湯與高血壓


今年8月19日,網上有位網友發帖如下:“我老媽今年73歲,今年7月21日突發腦梗,手腳抽搐、頭暈、不能動。當晚送西醫院急救做CT確認。……黃教授說身瞤動,振振欲僻地,開的是真武湯原方,炮附子用的是15克。一共吃了兩個星期,期間我逐漸把炮附子加到50克,兩個星期后血壓高壓恢復到了120幾,頭也不暈了,腿腳也有了力氣。”這位網友對經方的信任讓我感到高興。我查到當時的記錄:2012.7.31:頭昏暈二十余天,耳鳴,下肢腫,膝痛。制附子15克(先煎30分鍾)、白術2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大片。五劑。是真武湯原方。

          真武湯是《傷寒論》方,是古代水氣病的用方,經典的溫陽利水方,適用於以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脈沉細無力、浮腫為特征的疾病。為何可以用來治療高血壓?其奧秘在於經方治病不是針對局部,而是針對整體,血壓高低不是古人治病的着眼點,而患者的感覺如何、體質狀態如何,才是要密切關注的。比如,《傷寒論》用“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僻地”,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個因眩暈和心悸導致全身顫抖,無法站立的患者形象。“振振欲擗地”一症,為真武湯的主要適應症之一,即頭暈、心悸、震顫、走路不穩的意思。臨床上,有的患者以走路發飄,或頭重腳輕來訴說。網友沙丘沙先生也有則用真武湯原方治療高血壓的醫案,患者也是位老婦人,訴說“腳下如踏棉,走路如駕雲”,很有現場感。這也可以看做是“振振欲擗地”一證的通俗解釋。

         可能有人擔心真武湯中附子的溫陽會不會導致血壓升高?其實,高血壓未必就是陽旺。陽虛者大有人在。那些適用真武湯的患者,大多面色發黃,或有輕度浮腫貌,而且有時還要下肢浮腫困重,大便也多有不成形。以上的那位老大媽,就有下肢浮腫以及膝蓋疼痛。他服用真武湯后,耳鳴頭暈很快消失,附子加量后,血壓也非常穩定。所以,治療高血壓,不能限定在平肝熄風的方葯上。中醫治病,還是要堅持“有是證用是方”的原則。當下患者的狀況,才是我們下方的目標。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