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裝軟件
1) 用root用戶登錄系統,建立目錄:#mkdir /nmon
2) 通過FTP將下載的nmon工具上傳至服務器 192.168.40.212目錄/nmon下。
3) 修改tar包權限:#chmod +x nmon_linux_14g.tar.gz
4) 解壓文件:#tar xvfZ nmon_linux_14g.tar.gz
5) 執行授權命令:#chmod +x nmon_x86_rhel54
2. 運行界面
1) 先查看服務器操作系統版本信息:
查看可知為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5。
2)運行./nmon_x86_rhel5,便可進入nmon的監控界面,如下圖:
3)鍵入“c”查看系統CPU使用情況
4) 鍵入“m”查看系統內存使用情況
5) 鍵入“d”查看系統磁盤I/O情況
6)鍵入“h”查看幫助信息
3. 實時監控
在完成配置后,只需要“#./nmon”命令即可運行程序,通過一些快捷鍵調取關心的系統資源指標進行顯示,如按鍵“C”可以查看CPU相 關信息;按鍵“D”可以查看磁盤信息;按鍵“T”可以查看系統的進程信息;“M”對應內存、“N”對應網絡等等,完整的快捷鍵對應內容可以通過幫助(按鍵 “H”)查看,可以顯示Linux系統CPU、內存、進程信息,包括了CPU的用戶、系統、等待和空閑狀態值,可用內存、緩存大小以及進程的CPU消耗等詳細指標。該種方式顯示信息實時性強,能夠及時掌握系統承受壓力下的運行情況,每顆CPU利用率是多少、內存使用多少、網絡流量多少、磁盤讀寫……這些數據均是實時刷新,一目了然。
4. 后台監控
為了配合性能測試,我們往往需要將一個時間段內系統資源消耗情況記錄下來,這時可以使用命令在遠程窗口執行命令:
./nmon/ nmon_x86_rhel5 -f -N -m /nmon/log -s 30 -c 120
其中各參數表示:
-f 按標准格式輸出文件:<hostname>_YYYYMMDD_HHMM.nmon
-N include NFS sections
-m 切換到路徑去保存日志文件
-s 每隔n秒抽樣一次,這里為30
-c 取出多少個抽樣數量,這里為120,即監控=120*(30/60/60)=1小時
根據小時計算這個數字的公式為:c=h*3600/s,比如要監控10小時,每隔30秒采樣一次,則c=10*3600/30=1200
該命令啟動后,會在nmon所在目錄下生成監控文件,並持續寫入資源數據,直至360個監控點收集完成——即監控1小時,這些操作均自動完成,無需手工干 預,測試人員可以繼續完成其他操作。如果想停止該監控,需要通過“#ps –ef|grep nmon”查詢進程號,然后殺掉該進程以停止監控。
5. 定時任務
除配合性能測試的短期監控,我們也可以實現對系統的定期監控,作為運營維護階段的參考。定期監控實現如下:
1) 執行命令:#crontab –e
2) 在最后一行添加如下命令:
0 8 * * 1,2,3,4,5 /nmon/nmon_x86_rhel5 -f -N -m /nmon/log -s 30 -c 1200
表示:
周一到周五,從早上08點開始,監控10個小時(到18:00整為止),輸出到/nmon/log
6. 生成結果文件
通過后台監控和定期監控,我們可以得到擴展名為nmon的監控文件,這些文件記錄着系統資源的數據,需要配合分析工具(nmon analyser)進行解讀。
1) 使用FTP工具從服務器上取下生成結果文件/nmon/log/sjfx212_120318_1723.nmon到本機。
2) 打開nmon_analyser.zip 包下的nmon analyser v33g.xls 文件,點擊Analyse nomn data按鈕,選擇之前get下來的sjfx212_120318_1723.nmon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