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接口測試的測試用例類型


接口測試的目的是為了測試接口(聽起來怪怪的),尤其是那些與系統相關聯的外部接口,測試的重點是要檢查數據的交換,傳遞和控制管理過程,還包括處理的次數。本文主要介紹了接口測試用例類型,讓我們一起來看。

AD:WOT2014:用戶標簽系統與用戶數據化運營培訓專場

 

接口測試是項目測試的一部分,它測試的主要對象是接口,是測試系統組件間接口的一種測試。接口測試主要用於檢測外部系統與所測系統之間以及內部各系統之間的交互點。測試的重點是檢查數據交互、傳遞和控制管理過程預計系統見的相互依賴關系等。

最近測試了下Service層接口測試,總結了下接口測試用例類型,大致有三種測試類型:

1.接口邏輯測試

如果要保證接口測試的順利進行,開發人員JavaDoc的輸寫定不可少,如何測試 JavaDoc這里並不講述,這里主要講根據JavaDoc來編寫測試用例,一般情況下JavaDoc需要包含前提條件,業務邏輯,輸入參數,輸出值的描述,在接口邏輯測試中主要是根據所描述的業務邏輯,進行用例的設計,主要目標是測試在正常輸入的情況下能得出正確的結果,測試用例的設計方法跟黑盒測試差不多,主要運用等價類,邊界值兩種方法。

2.出錯測試

接口邏輯的測試中主要測試的是正常邏輯,即對外提供的接口服務是能夠工作的,但是這是這些測試不能保證數據的安全,及程序在異常情況的邏輯正確性,因此需要測試出錯測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空值輸入,如當傳入一個對象參數時,需進行NULL值的參數

2)參數屬性的測試,如果輸入一個未賦值參數

3)異常的測試,制造一些異常的測試場景,測試的異常描述是否清晰

4)另外如參數個數,參數類型(如int型輸入String的參數)的出錯測試,由於IDE本身就會報編譯出錯的信息,這里可以不做測試用例的設計。

3.路徑測試

經過了上述處理后,單個的接口服務已經得到了保證,但是在業務流中是否滿足了業務需求其實還是沒有得到保證,路徑測試的目的就是設計盡可能少的用例,來保證各種業務場景下數據是安全可操作的。路徑測試用例例子如下:

這里的測試用例有:

1.ABC

2.ABD

3.AE

4.AFG

如果考慮到A這條路徑不只一個測試接口可以操作,可在上述用例的基礎上再增加以下用例:

5.A’BC

6. A’BD

7. A’E

8. A’FG

如果C,D路徑等有多個接口可以實現,也可以根據這種方法增加用例,達到路徑的覆蓋,但是此種路徑的覆蓋組合會非常多,因此在實際的情況下需要根據實際業務場景進行設計,如A’BC這個路徑,在現實的業務邏輯中可能是不存在的,這里就無需列出來了。

一個很好的webservice測試過程應該是建立在前期豐富的需求討論和文檔測試的基礎上。需求討論的越充分,后期接口架構的改動越小;文檔測試的越充分,接口的質量會更高。通過本文介紹,我們可以了解接口測試的幾種用例類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