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流程平台是企業信息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平台,隨着企業規模的增長,利用BPM流程平台進行企業業務的整合變得更加迫切,目前國內外的工作流系統層出不窮,行業標准多種多樣,雖然工作流主要功能國內比較知名的工作流軟件基本上都具備,但功能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增加了企業對工作流或BPM選型難度,本人選用目前國內市場主流專業的工作流軟件,從概念、工作流引擎、工作流過程建模工具、流程操作、工作流客戶端架構、流程監控、表單設計器以及與應用程序的集成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比較,幫助企業對工作流或BPM產品的選型。
一、概述:
工作流的思想最先起源於西方國家,一開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簡化工作流程,為繁瑣的工作提供依據。隨着需求的不斷延伸以及人們對企業信息化思想的不斷普及,工作流越來越受到企業內部的使用推廣,當然,工作流能滿足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優化。
工作流概念起源於生產組織和辦公自動化領域,是針對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活動而提出的一個概念,目的是通過將工作分解成定義良好的任務或角色,按照一定的規則和過程來執行這些任務並對其進行監控,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控制過程、 增強對客戶的服務、有效管理業務流程等目的。盡管工作流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對工作流的定義還沒有能夠統一和明確,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工作流做出了不同的定義。
Georgakopoulos給出的工作流定義是:工作流是將一組任務組織起來以完成某個經營過程:定義了任務的觸發順序和觸發條件,每個任務可以由一個或多個軟件系統完成,也可以由一個或一組人完成,還可以由一個或多個人與軟件系統協作完成。
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將工作流定義為:工作流是經營過程的一種計算機化的表示模式,定義了完成整個過程需要的所有參數;這些參數包括對過程中每一個步驟的定義、步驟的執行順序和條件、步驟由誰負責以及每個活動所需要的應用程序等。
1993年工作流管理聯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作為工作流管理的標准化組織而成立,標志着工作流技術逐步走向成熟。WfMC對工作流給出定義為:工作流是指一類能夠完全自動執行的經營過程,根據一系列過程規則,將文檔、信息或任務在不同的執行者之間進行傳遞與執行。
工作流從英文單詞workflow而來,是工作work和流動flow的組合,是一種能夠被計算機解釋和執行的反映經營過程業務流動的計算機化模型。
二、BPM與工作流的區別
簡單地說,BPM關注的業務流,工作流關注的是審批流,它們的區別如下:
1、業務流往往會跨多個業務系統,而審批流往往主要涉及到一個系統。
2、業務流往往會涉及到多個業務功能,多個業務對象,而審批流往往只涉及到一個關鍵業務對象。
3、業務流涉及到的是不同業務單據之間的流轉,而審批流往往是同一業務單據狀態的變化。
4、業務流中的活動既包括了人工活動也包括了自動的業務活動,而審批流一般為人工審批活動。
對於流程建模,BPM關注的是業務流程建模,而工作流關注的是審批流建模。BPM建模需要考慮業務人員對建模需求和可用性,但是不可避免又導致建模的內容無法很好的落地。而工作流建模本身已經細化到一個功能模塊中的審批流,相對來說簡單很多而容易實施執行。
BPM業務流程往往跨越了業務系統,跨越了多個業務單據,需要處理不同的業務規則和邏輯。而工作流活動節點往往僅僅處理審批和會簽任務,和外界交互相對較少。
BPM業務流程建模中會出現業務規則,而常規的工作流處理方式一般支持腳本代碼進行簡單業務規則的處理,BPM為了保證規則本身的復用性和獨立維護性,引入了規則引擎,規則引擎形成統一的規則創建和維護庫,BPM本身不再負責規則的創建和維護,而僅僅是按需消費.
BPM重點是流程整合,而流程整合是多個業務系統中多個業務功能模塊之間的協同,如果一開始想用BPM去實現這些業務功能,那么往往是適得其反,BPM切入的第一步仍然是在於跨業務系統的流程集成,而流程集成重點又在於流程間的數據傳遞。知道這個重點后BPM的關注點應該放到流程協同和監控上,而子流程或某個獨立的業務模塊實現仍然在原有的業務系統中,通過端到端流程整合實現了業務模塊之間的系統,這個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已有的IT資產,又實現了流程整合的需求。
三、工作流平台及廠商的層次分類
工作流平台分為兩種:一種是快速開發平台,一種是業務平台(或者提供相關的業務套件)。
快速開發平台主要包括了電子表單、一套開發框架還有為宣傳所需要的ESB和SOA設施。
業務平台則包括了文件管理、在線編輯、即時通訊、電子印章、門戶、內容管理、人力資源、客戶服務、行政管理等套件/模塊。 與單純的快速開發平台相比,業務平台顯然站在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在軟件開發中,最大的浪費往往並不在於技術本身,而是在於對業務的不熟悉,在於核心領域模型的頻繁變動。對用戶而言,根據需要選擇合適業務平台和相關服務無疑能夠產生最大的價值。
為什么有的廠商提供快速開發平台,而有的廠商提供業務平台呢?這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廠商切入工作流市場的年限,年限越長,越積累有豐富的項目經驗,這些經驗很容易轉化成業務套件;二是廠商的客戶定位。
根據上面的討論,我們不難將工作流廠商分為3類:
1、只提供工作流產品。這類廠商產品單一,盡管產品質量能夠得到保證,但是發展最為困難。
2、提供工作流產品和快速開發平台。這類廠商在工作流的基礎上提供開發框架進一步簡化編程,相比第一類廠商會更有競爭力,但是其發展受到系統集成商的限制。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廠商着力點在於開發平台,工作流產品水平非常一般甚至初級。
3、提供工作流產品和業務套件/平台,同時自己接項目。這是目前生存狀態比較好的廠商,多是老牌廠商或是有充足的資金。業務套件/平台能夠給用戶提供最大的價值。在任何時候,直接面對最終用戶都是王道。
選擇提供工作流相關業務套件(如同時提供門戶、協同OA產品的)的廠商一般來說實施的風險相對較小!
四、主流工作流廠商分析比較
本人選用了國內市場主流的工作流軟件廠商:博匯數碼、上海攜創軟件、東方易維、西安協同、炎黃動力、北京博皓科技等進行對比分析,從是否符合工作流標准,快速開發能力,集成能力,自動化測試能力,開放性,負載均衡能力,是否支持移動審批七個維度進行對比分析,幫助企業對工作流或BPM產品的選型提供參考。
廠商名稱 |
符合工作流標准 |
快速開發能力 |
集成能力 |
自動化測試 |
開放性 |
負載均衡 |
支持移動審批 |
博匯數碼 |
符合 |
良 |
弱 |
不支持 |
一般 |
不支持 |
不支持 |
上海攜創軟件 |
符合 |
一般 |
弱 |
不支持 |
一般 |
支持 |
不支持 |
東方易維 |
符合 |
良 |
良 |
不支持 |
一般 |
不支持 |
支持 |
西安協同 |
符合 |
優 |
弱 |
不支持 |
一般 |
支持 |
不支持 |
炎黃動力 |
符合 |
良 |
良 |
不支持 |
良 |
不支持 |
支持 |
符合 |
優 |
優 |
支持 |
良 |
支持 |
支持 |
總結:
1、通過以上分析,國內工作流產品基本遵循WFMC標准或其它工作流標准,但各個廠商的功能側重點不一樣。
2、快速開發能力主要從可視化流程模型設計、可視化表單設計、表單控件的豐富程度、邏輯封裝能力、用戶操作的便利性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在這個維度上,西安協同和北京博皓科技表現突出,它們對流程元素進行了比較深度的封裝、支持多種表單設計、控件豐富程度較高。
3、集成能力主要從與OA系統、SAP系統、ERP系統、CRM系統等業務系統的集成能力以及集成架構、業務對象組合、高可用性和高復用性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國內廠商普通集成能力較弱,北京博皓科技在集成能力上表現突出,封裝了對SAP、SharePoint等業務集成,支持業務對象重新組合,在高可用性和高復用性方面表現較好,其它廠商大多還停留在WebService的調用層面。
4、自動化測試,如果人工對流程進行測試是非常費時費力,而且流程一旦改動,又得從頭做一遍,工作量巨大,是否有流程仿真功能是工作流軟件選型的一個重要標准,在這個維度上,只有北京博皓科技一家符合。
5、在開放性方面,是否提供豐富和友好的二次開發接口、數據庫及WEB程序的開放程度會直接影響到用戶將來的IT投資回報,否則一有改動就必須嚴重依賴廠商,是工作流軟件選型的一個重要標准。這方面,炎黃動力和北京博皓科技表現較好。
6、系統的性能毋庸置疑是影響到系統是否能夠成功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本人主要從是否支持負載均衡、是否能夠歸檔、剝離時間較長的業務數據、架構的清晰程度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
7、移動辦公是將來的一個大趨勢,是否支持移動審批,既顯示了廠商的技術前瞻性,也彰顯了廠商的技術實力,即使用戶暫時用不到移動審批,但也是考量工作流廠商的一個隱性維度。
五、工作流應用范圍
工作流管理軟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廣泛,具體有:
- 在關鍵業務流程中,可以負責訂單處理、報價處理、采購處理、合同審核、客戶電話處理、供應鏈管理等工作;
- 在行政管理上,可以提供出差申請、加班申請、請假申請、用車申請、各種辦公用品申請、購買申請、日報周報等凡是原來手工流轉處理的行政表單;
- 在人事管理上,可以對員工培訓安排、績效考評、職位變動處理、員工檔案信息等進行有效處理;
- 在與財務相關方面,它能夠處理付款請求、應收款、日常報銷、出差報銷、預算和計划申請等;
- 在客戶服務方面,它可以提供客戶信息管理、客戶投訴、請求處理、售后服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 在特殊服務方面,可以實施ISO系列對應流程、質量管理對應流程、產品數據信息管理、貿易公司報關處理、物流公司貨物跟蹤處理等各種通過表單逐步手工流轉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