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亂局:你真的懂,什么叫做雲嗎?(一)


“雲”這個詞已經被說得爛到不能再爛了。雲計算,雲平台,雲+端,雲服務,雲……但與很多行業里的朋友聊天發現,其實大家對雲計算到底是怎么個玩意,並不是太了解。作者今天為大家梳理一下,各種各樣的“雲”,葫蘆里都在賣什么葯。

 

雲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計算可以理解為計算機,因此雲計算的基本模型,就是遠程計算服務:用戶通過網絡連接到計算機上,獲取計算服務。而遠程計算機,因為規模效應,可以提供比個人計算機強大若干個數量級的計算能力,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可供彈性伸縮的計算資源,可以大大降低用戶獲取相同計算結果花費的成本這三點其實都很容易理解。

1.計算能力。用戶的個人計算機一台智能配置一顆CPU,但雲計算遠程調用的計算機集群可能有成百上千顆CPU,計算能力天壤之別。

2. 彈性的計算資源。個人電腦想要增加內存,只能重新買一根內存條來安裝。而雲計算的彈性伸縮能力,可以做到點下鼠標,內存就變成了8G。

3. 低廉的使用成本。由於規模效應,以及按需使用的分配原則,硬件成本低,資源閑置率也低,所以也進一步降低了雲計算的使用成本。

 

【雲計算的服務形式】

其實這是作為普通用戶,或者從業人員更關心的話題:使用雲計算的正確姿勢是什么?

雲計算提供的服務目前有三種方式:IaaS層,PaaS層以及SaaS層。

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常見形式是硬件服務器租用。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雲鼎提供的就是IaaS層為主的雲計算服務。IaaS層的雲服務配置靈活,但使用起來更為復雜,適合大型的、后台處理業務復雜的項目選用。IaaS層的服務目前基本已全面收費。

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台即服務,常見形式是提供Web托管的應用引擎(App Engine)。我估計PaaS層是大家最不熟悉的一類服務,但恰好,PaaS層是最適合多數開發者選用的雲計算服務。PaaS層可以被理解為在IaaS層提供的硬件服務之上,還額外搭建好了服務器環境、中間件、數據庫等。開發者用戶只需要將網頁代碼上傳部署,網站就可以運行起來了,既降低了IT運維成本,還省去了大量的開發與運維工作量。PaaS平台目標的產品包括:京東雲擎(JAE)BAESAE,目前京東JAE是全免費,BAE、SAE是收費的,BAE根據每日收費,SAE是根據使用服務來收費。穩定性都存在一些問題,JAE、SAE相比而言較為穩定。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軟件即服務,常見的形式是提供Web端應用,按需購買使用,著名的CRM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就是此類代表。國內提供SaaS服務的包括阿里雲、京東電商雲、新浪雲商店等。SaaS層服務目前收費與免費模式平分秋色,還暫無定論。

 

【個人雲服務】

個人雲服務,其實談不上真正的“雲計算”,因為它只有“雲”,沒有“計算”。再退一步講,所謂“雲”,其實也就是一個移動網絡而已,沒有任何可值得神秘的地方。典型案例便是網易(有道)旗下多款產品:網易雲相冊、雲音樂、雲閱讀、雲閱讀等等。

甚至有人稱,QQ早年與ICQ競爭的時代,ICQ只能將聯系人保存在計算機本地,而QQ可以將聯系人保存到服務器上,因此QQ是最早的雲計算廠商。諸如此類的說法, 都是由於對雲計算知識的極度貧乏而衍生出來的誤讀。真正的雲計算是技術門檻、資金投入、回報周期、現金流等問題都很突出的行業,只有土豪玩家敢全面布局。稍有實力的玩家可以做一兩個點,多數玩家被排除在門檻之外。

 

寫了這么多,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大家能正確認識雲計算,也善用雲計算帶來的便捷。下一章會給大家對比各家雲平台產品的特點以及差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