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概念解析:NAS與SAN的區別


目前存儲網絡技術領域中的兩個主旋律是SAN(存儲區域網絡)和NAS(網絡連接區域存儲),兩者都宣稱是解決現代企業高容量數據存儲需求的最佳選擇。

正如在餐廳就餐時大廚不會為您傳菜,跑堂不會為您烹制鮮橙燴鴨,您必須確保選用的存儲技術能充分發揮其優勢,而不是越俎代庖。下面我們就好好比較一下雙方的特長和適用的領域,並了解如何把它們融入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戰略之中。

NAS(網絡連接區域存儲):活絡勤勉的跑堂

  在存儲世界里,NAS相當於餐廳里的跑堂。它適用於文件或數據塊訪問,作為SAN與工作組或用戶之間的網關。換句話說,它的使命是將數據從“廚房”送至相應的“餐桌”。NAS能很好的完成“跑堂”這一工作。

  NAS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它通常能即插即用,采購及管理的成本低廉。由於RAID陣列、磁帶、硬盤或其他設備直接連接到每一服務器或服務器集群,NAS沒有必要按SAN的方式安排LUN。由於網絡與存儲單元之間一對一的關系,NAS反應敏捷,搜索和傳輸數據的速度很快。

  從技術層面上看,NAS使用一IP協議將文件傳送至客戶端。它等效於大型網絡服務器,只提供對更大的文件池的訪問。

  當企業選擇NAS作為高容量塊存儲的主要方式,就會遇到麻煩。通常,這些企業對於已有的NAS很滿意,並不斷增加新的連接。這一策略表面上看是合乎邏輯的,但在實踐中不會達到企業的預期效果。

  問題就出在雖然NAS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但是它的可擴展性不是線性的。在某一臨界點曲線變為水平后,NAS就無力應付此時的負載。根據組織大小和網絡拓撲結構的不同,讓各個NAS服務器為不同工作組服務違反了它應用於簡單場合的本性。此時管理組織的存儲需求,會需要更多資源而不是更少。

  在小型企業中,NAS能夠同時滿足兩個功能:就象在小餐館一個人能兼任烹飪上菜兩職。但隨着企業規模增長、結構日益復雜,需求發生變化,就要把任務進行明確分工。

  SAN(存儲區域網絡):技藝高超的廚師

  NAS更多是一種面向設備的策略,而SAN是一種真正提供存儲服務的架構或方法。SAN集成多種存儲設備及存儲空間,它們比典型的NAS設備等級要高。SAN通過光纖連接到服務器傳輸數據塊,而不是直接向客戶端傳輸文件。當收到請求時,服務器就連接SAN,然后讀取相應的數據塊。

  SAN的設計目的就是通過數據集中化管理而不是按工作組分割,提高數據吞吐量,改進文件共享能力。在大型組織里,這種方式還能提高速度,簡化關鍵備份工作。簡而言之,SAN是實現高效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戰略的關鍵。

  我們再用剛才的餐廳打個比方,SAN就相當於烹飪美味佳餚的廚房,它不管食客點了牛排、鮮魚、雞肉還是蔬菜。食客需要的一切廚房里都有,只要讓跑堂按照點菜單的順序傳菜。用NAS完成同樣任務需要為每份菜准備一個廚房,或者為每位跑堂服務的幾桌客人准備一個廚房。跑堂必須先讓食客點菜,再跑到廚房里自己烹飪。而烹飪其實不應該是跑堂做的工作。知道了這一點,就明白NAS並不適合每種存儲需求。雖然在整個企業內復制NAS解決方案很方便,但是NAS並不適合某些場合。

  適當的部署SAN解決方案,能減輕本地服務器的負擔,服務器無需搜索它自己的磁盤(或擴展磁盤),這樣就能加快信息傳到用戶手上的速度。網絡不再因IP流量過大而導致擁擠。將存儲與服務器隔離簡化了存儲管理,用戶不用再管理各種LAN或WAN存儲設備,能夠統一、集中的管理各種資源。

  SAN還能使存儲更為高效。在通常的網絡中,可能一個服務器可用空間已用完,而另一服務器卻還有幾個GB的可用空間。SAN把所有存儲空間有效的匯聚在一起,每一服務器都享有訪問組織內部所有存儲空間的同等權利。它還提供集中式管理存儲空間的能力。這一方法能降低文件冗余度,因為某一文件只會存儲在企業整個存儲空間的一個地方,而不是各個服務器上。

  SAN的另一優勢在於它讓存儲過程變成一黑箱操作。它屏蔽系統的硬件,能讓您同時采用不同廠商的存儲設備,免除只能選擇一家廠商的存儲設備的尷尬。SAN在經濟性方面的競爭力也很明顯,當有新需求時,您可以選擇最好的產品(和最好的交易)。這才是真正的存儲虛擬化。這使得企業能經常分析其IT存儲組合,最優化它們的存儲投資。

  這一技術還能讓您保護已有投資,不用象NAS更新時必須丟棄舊的NAS。您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或替換存儲單元,很便捷的就把它們融入您的SAN策略中。

  SAN的不足之處在於,跨平台的性能沒有NAS好。而且對於那些習慣使用NAS的用戶來說,SAN價格過高。此外,搭建SAN比在服務器后端安裝NAS要復雜的多。有些SAN用戶從沒有充分發揮SAN的作用,只是把它作為基本的備份和存儲設備。這些浪費SAN強大功能的用戶應該明白,點了8道大菜之后只嘗了嘗開胃菜就回家是不明智的。

  “大廚”還是“招待”,這不是問題

  看了上面的分析后,許多組織面臨的問題是繼續使用NAS,還是重新洗牌引入SAN。答案是NAS與SAN雙方互補,混合使用。

  NAS與SAN混合搭配的解決方案為大多數企業帶來最大的靈活性和性能優勢。服務器環境越是異構化,NAS就越是重要,因為它能無縫集成異構的服務器。而企業數據量越大,高效的SAN就越重要。

  NAS能簡化對於SAN的訪問。事實上,NAS是SAN理想的網關,能幫助SAN提供的數據塊以文件形式路由至適當的服務器中。與此同時,SAN能通過減輕非關鍵數據的大容量存儲負擔,使NAS更為有效的工作。重要文件則可以存儲在本地的NAS設備上,至於占用Microsoft Exchange服務器存儲空間的數以千計的笑話類電子郵件則可以卸到SAN中。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攜手合作才是正途

  建立正確的存儲組合是達到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目標的關鍵。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全部目標是基於信息的重要程度(而不是將所有信息等同視之)區分優先次序,建立不同的信息層次。NAS與SAN雙方互補就能達到這一目標。

  SAN分割邏輯磁盤內的存儲數據,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分割后,在不同時間周期根據重要程度進行備份,而不是每夜把所有數據都備份。它還可以讓您把數據從物理磁帶轉移至虛擬磁帶驅動(利用當前的磁帶備份軟件把數據保存到硬盤上的系統)。

  虛擬磁帶驅動比磁帶要可靠的多,研究數據表明后者的備份失效率高達70%。由於虛擬磁帶驅動備份基於硬盤(因而是非線性的),所以它還能大大減少備份恢復所需時間。

  NAS提供對於存儲數據的訪問,幫助用戶快速獲取SAN上的關鍵數據。有了NAS,在給定的邏輯磁盤上查找數據更為方便,它還提供各種應用程序所需的跨平台訪問。NAS與SAN通力合作,就能更好的管理數據和降低成本。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