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了些資料,然后總結下,方便以后翻閱,嘿嘿。
視頻文件大小的計算
視頻文件體積:(音頻碼率+視頻碼率) x 時長 / 8
如果一個視頻的視頻碼率為3Mbps, 音頻碼率為512Kbps, 時長90分鍾(5400秒), 那么整個視頻文件的大小就是:
(512/1024 + 3) x 5400 / 8 = 2362MB
相反,如果一個視頻文件大小有10GB,時長為90分鍾(5400秒), 那么它的碼率(視頻+音頻)為:
10 x 1024 x 8 / 5400 = 15Mbps
所以針對視頻文件,文件大小主要與時長、音頻的碼率、視頻的碼率以及音頻流、視頻流的個數。
對720P, 1080P,它們的碼率會有多種,從幾Mbps到幾十Mbps,都有可能,就看視頻內部采用什么編碼及用什么設備錄制這個視頻了。
我用iPhone 5拍了個1080P視頻, 大小為339MB, 時長164秒,那么它的比特率為:
339 x 8 / 164 = 16Mbps
Reference
像素及顯示問題
大概主要牽扯到3個概念:像素、分辨率、密度。
一、像素
我們常說的像素,一般就是指圖像含有多少個像素點。我們就以720P、1080P為例:
720P實際像素是1280×720, 相乘結果921600,即有921600個像素點,也就是常說的720P為100萬像素
圖像占用空間大小計算公式:
圖像像素*圖像位深/8 = 占用字節
如果一張圖片像素為1024*1024, 位深32位,則圖片占用空間大小為:
1024*1024*32/8 = 4194304 byte = 4096KB.
二、分辨率
分辨率常指的是設備輸出分辨率或叫屏幕分辨率,即屏幕上橫豎有多少個容器點,每個容器點用於容納一個像素。
例如iPhone 5s, 它的分辨率為1136*640,用它看1080P,其實只能看到1136*640多個像素點,不能發揮1080P的優勢,
很多細節被忽略。
三 密度
每英寸包括多少個像素點,單位PPI(Pixels Per Inch)。屏幕PPI計算方式:

比如iPhone 5s屏幕分辨率為: 1136*640, 尺寸為4英寸,則PPI為 (1136*1136+640*640)/4, 開根號,大概就是325。
PPI超過300就可以算是視網模屏了,肉眼已經分辨不出像素點來。
假設我有A、B兩部手機,兩者屏幕的寬度分辨率都是320*640,但A的尺寸為3.5英寸,B的寬度為7英寸,那么顯然是A手機的密度大,
所有A的圖像看起來更清晰,而B的看起來要模糊些,圖像也要大些。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