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辨率
分辨率決定了視頻畫面的面積(寬度x高度), 面積大就有了看起來清晰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 要靠碼率來保證畫質.
二、碼率
在輸出環節,選擇好輸出的分辨率后還會有比特率選項。如果比特率只有1~3mbps那文件體積會小很多,但是畫質會丟失很多細節,相當於對原畫質進行取舍采樣,比特率越小采樣率越小,結果就是雖然分辨率不變,但畫面已經舍去了大量細節。
一定分辨率之下, 都有一個保證畫質清晰的最低碼率, 太低了畫面就一片糊, 就像宣紙上的畫潑上水一樣的效果. 碼率越高肯定畫面越清晰. 但是高到一定值, 再往上的畫面改善程度就不明顯了, 只會增大文件體積. 就是說過高的碼率是浪費. 所以碼率選的合適, 才可以保證清晰度又保持文件不會太大.
例如: 用xvid編碼時, 幾種常見分辨率對應碼率:
- 320x240分辨率, 200-384kbps;
- 640x480, 768-1024kbps;
- 1280x720(720p), 3072-6150kbps;
- 1920x1080(1080p), >8192kbps. (這個分辨率下xvid無能為力了, 還是用h.264吧)
注意上面提到xvid編碼和h.264編碼, 這是兩種常用的編碼器, h.264更好, 就是說它可以用相對低的碼率實現同等的畫質. 用h.264的編碼, 可以在上面的基礎上降低30%的碼率, 這樣文件體積可以再減小30%.
三、編碼
視頻不是由一羅照片組成的序列,那樣視頻文件幾乎有幾個T大小,所以編碼解決的就是利用幀與幀之間相似部分來節減空間。目前主流的編碼格式h264是一種。還有更好的h265編碼格式也在逐漸普及中,相同畫質下可以做到更小的體積,更利於高分辨率視頻的傳播和網絡視頻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