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中數組元素引用——三種方法


1.Matlab中數組元素引用有三種方法

1.下標法(subscripts)
2.索引法(index)
3.布爾法(Boolean)

 

注意:在使用這三種方法之前,大家頭腦一定要清晰的記住,Matlab中數組元素是按列存儲(與Fortran一樣),比如說下面的二維數組

A=
     8     1     6
     3     5     7
     4     9     2

Matlab的存儲順序是8,3,4,1,5,9,6,7,2,也就是說先行后列,對於3維數組呢,就是先行后列再頁對應個元素的索引和下標分別為

Element Index Subscripts
8        1      (1,1)
3        2      (2,1)
4        3      (3,1)
1        4      (1,2)
5        5      (2,2)
9        6      (3,2)
6        7      (1,3)
7        8      (2,3)
2        9      (3,3)

  從上面的例子中已經很清晰的說明了下標和索引的區別了,也就是說Matlab為每個元素分配了一個唯一識別的ID(即index)


2.下標法引用

A(ii,jj):其中ii和jj可以是一維向量、標量、“:”號或者“end”

大家對下標估計比較熟悉,由於在C語言中接觸過,但是我這里需要強調的是,Matlab的下標是可以多行多列同時引用的,而像C語言等一次只能引用一個,比如

A(2:3,3:-1:1)表示引用數組中的2~3行,3~1列對應的元素
A(:,end)表示引用最后一列元素,“:”表示所有列或行,“end”表示最后一列或列,“end-n”表示倒數第n行或列
A(1,end-1)表示引用第1行倒數第2個元素
A([2 1 3 3],[1 1 2 2 1])表示引用按兩個向量引用指定的元素,即A中的第2,1,3,3行和第1,1,2,2,1列對應的元素

舉幾個例子:

>>A=magic(3)

A =
     8     1     6
     3     5     7
     4     9     2

>>A(2:3,3:-1:1)

ans =
     7     5     3
     2     9     4

>>A(:,end)

ans =
     6
     7
     2

>>A(1,end-1)

ans =
     1

>>A([2 1 3 3],[1 1 2 2 1])

ans =
     3     3     5     5     3
     8     8     1     1     8
     4     4     9     9     4
     4     4     9     9     4

 

2.索引法引用(說白了索引就是存儲順序)

A(index):index可以是任意的數組,index的元素必須是正整數,且不大於numel(A),返回的是一個尺寸與index一樣的數組

下標和索引之間可以通過ind2sub和sub2ind函數相互轉換,具體可以看幫助,很簡單

[I,J] = ind2sub(siz,IND)
IND = sub2ind(siz,I,J)

還有使用A(:)就可以將數組A轉換為列向量

A(8):表示引用A的第8個元素
B=A([1 10 5 2 2 1 3]):表示依次引用A的第1,10,5,2,2,1,3個元素,返回與index尺寸相同的數組,也就是說size(B)=size(index)
A([2 5 9;1 1 1;8 5 6]):返回的時侯是一個3*3的矩陣

>>A=magic(5)%括號中為索引值

A =
    17 (1)     24 (6)     1 (11)     8 (16)    15 (21)
    23 (2)      5 (7)     7 (12)    14 (17)    16 (22)
     4 (3)      6 (8)    13 (13)    20 (18)    22 (23)
    10 (4)     12 (9)    19 (14)    21 (19)     3 (24)
    11 (5)    18 (10)    25 (15)     2 (20)     9 (25)

>>A(8)

ans =
     6

>>A([1 10 5 2 2 1 3])

ans =
    17    18    11    23    23    17     4

>>A([2 5 9;1 1 1;8 5 6])

ans =
    23    11    12
    17    17    17
     6    11    24

  


3.布爾法引用

A(X):X是一個有0和1組成布爾型數據,且size(A)=size(X),對應位置為1則留下該數據,0則去掉,最后按A中的存儲順序,返回一個列向量

假如說A是3*3的數組

A(logical([1 0 0;0 1 0;0 0 1])):表示引用了數組A的對角線元素,注意必須使用logical將0/1數組轉換為布爾型

>>A=magic(3)%生成一個3*3的數組

A=
     8     1     6
     3     5     7
     4     9     2

>>x=logical([1 1 0;0 1 1;1 0 1])%將double轉化為boolean型數據

x =
     1     1     0
     0     1     1
     1     0     1

>>A(x)%引用對應位置為1的數據,返回列向量

ans =
     8
     4
     1
     5
     7
     2

>>x=A>5%是有了比較語句,返回布爾型數據,對應位置數據大於5的為1,否則為0

x =
     1     0     1
     0     0     1
     0     1     0

>>A(x)%返回大於A中大於5的元素,其實該命令可以一次性執行A(A>5)或者find(A>5),前者返回具體元素,后者返回大於5的數據的索引值

ans =
     8
     9
     6
     7

>>A(A>5)%一次性執行上面的命令

ans =
     8
     9
     6
     7

>>indx=find(A>5)%查找A中對於5的元素,返回它們的索引(index)值,此時我們可以通過A(index)返回具體的元素

index =
     1
     6
     7
     8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