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T是skyline獨有的三維地形數據格式,可簡單理解為 影像圖+高程=三維地形(三維底圖),以下介紹用skyline TerraBuilder(以下簡稱TB)制作MPT的方法與技巧
用TB制作MPT,需要影像圖和高程(通常是DEM),下面先說這兩種數據的制作
PS:高程不是必須的,如果只用影像圖做MPT,那做出來的成果是平的,高程都是0的MPT
PS2:這里用到的軟件除了skyline的TerraBuilder 6.0和TerraExplorer 6.X,還有ArcGIS Desktop10.0
(1)影像圖
這個其實沒啥好說,影像圖從其他途徑獲取,文件格式個人傾向tif(包括之后的DEM也是),可以用arcmap把任何格式的柵格轉成tif


(2)DEM
這個相對復雜,如果獲取到的就是DEM,那就簡單,用上面的方法轉成tif就行。還有一種常見格式是高程點,就是一個點圖層,高程保存在字段里面,這種情況要用arcgis轉為DEM
1——高程點轉TIN
這次我們用ArcScene,加載高程點圖層,用以下工具轉為TIN
PS:TIN是一種格式,也能表達高程

PS:在arcgis 10版本,生成TIN功能默認不顯示在工具條,我們要手動弄出來(9.3默認就有)


2——TIN轉DEM
還是用ArcScene,TIN轉柵格 功能,這次轉出來的是DEM

DEM

3——DEM轉tif格式
由於上一步生成出來的DEM不是tif格式,因此要轉為tif,轉tif的方法上面有說,這里就不寫了
3.生成MPT
到此做好了兩份數據,影像圖和DEM,都是tif格式,現在可以正式開始做MPT
打開TB(這里使用TB 6.0版本),左上角菜單點New,新建一個工程,name隨便填,Path隨便一個新路徑
Project Model有兩個選擇,如果我們的數據是地理坐標系(經緯度坐標),那就選Globe Project,數據是平面坐標系就選Planar Project,我的測試數據是平面坐標系,因此選Planar Project

新建工程完畢,准備添加影像圖和DEM。在Project Tree中打開右鍵菜單,點插入影像圖(Insert Imagery)

然后再插入DEM(Insert Elevation),下面是添加完的樣子

接着開始生成mpt,點菜單的Create MPT

最后點 Start MPT開始生成,經過一段時間等待后,MPT生成成功

生成完畢后可以點菜單的 View in 3D 查看MPT

結尾:如果RP大爆發,不出任何意外,這MPT應該生成好了,可事實上TB的兼容性,對數據的容錯性非常差,很少能第一次生成MPT就成功,之后我還會分享處理各種疑難雜症的經驗技巧。
《skyline TerraBuilder 制作MPT方法與技巧(2)》http://www.cnblogs.com/cannel/p/3622811.html ——專門介紹制作MPT過程中遇到各種疑難雜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