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設計心理學》系列的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由於該本書的內容過於概念化,所以花費了不少時間去閱讀,還跳過了關於機器人設計的一部分。情感,是一種很復雜的東西,正確地認識情感,不僅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還能更好地生活和理解世界。諾曼博士正是在這本書中闡釋了如何在設計中運用情感因素,讓設計擁有情感、喚醒情感。
諾曼博士首先對情感進行了分類和定義:本能、行動、反思三個層次。本能層次是先天部分;行為層次是控制身體日常行為的運作部分;反思層次是大腦的思考部分。
例子:坐過山車,用快刀把事物剁開切成塊,思考一步嚴肅的文學或藝術作品。這三種行為以不同方式影響我們:第一種是最原始的,對墮落、高速和哦攀高產生本能的反應。第二種涉及使用高效的好工具時的愉悅,指的是熟練完成任務產生的感覺,來自行為層次的反應。這也是任何專家順利完成工作時的快感,如駕車通過崎嶇三鹿或彈奏高難度曲子。這種來自行為的愉悅,不同於嚴肅的文學或藝術作品帶來的快樂,因為后者來自反思層次的享受,需要進行分析和詮釋。
針對三種層次的設計隨之呈現三種風格:
本能層次的設計——外觀
行為層次的設計——使用的愉悅和效用
反思層次的設計——自我形象、個人的滿足、記憶
這三種風格的設計並不是簡單的獨立或結合,而是靈活地區分重要性並融於一體。
以樂趣和愉悅為目的的物品設計
愉悅的分類:生理、社交、心理、思想
這款榨汁器怪異卻討人喜歡,卡斯拉夫斯基和謝卓夫對誘惑力的分析:
1.通過轉移注意力進行誘惑
2.提供讓人驚喜的新奇之處
3.超越顯而易見的需求與期望
4.引起本能的反應
5.支持與個人目標相關的價值觀或聯系
6.承諾實現目標
7.引導那些漫不經心的觀察者去發現更深層次的榨汁體驗
8.履行這些承諾
音樂與其他聲音對三個層次的運作都有影響。
情感化機器、機器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