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系統界面才算得上是優秀的設計?應該遵守哪些原則?
系統界面設計原則總的來說可以概括成界面在用戶的掌控之中、保持界面的一致性和減少用戶記憶的負擔這三大點,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界面設計原則:
(一)界面設計原則
(1)用戶原則。人機界面設計首先要確立用戶類型。划分類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視實際情況而定。確定類型后要針對其特點預測他們對不同界面的反應。這就要從多方面設計分析。
(2)信息最小量原則。人機界面設計要盡量減少用戶記憶負擔,采用有助於記憶的設計方案。
(3)幫助和提示原則。要對用戶的操作命令作出反應,幫助用戶處理問題。系統要設計有恢復出錯現場的能力,在系統內部處理工作要有提示,盡量把主動權讓給用戶。
(4)媒體最佳組合原則。多媒體界面的成功並不在於僅向用戶提供豐富的媒體,而應在相關理論指導下,注意處理好各種媒體間的關系,恰當選用。
(二)界面分析與規范
在人機界面設計中,首先應進行界面設計分析,進行用戶特性分析,用戶任務分析,記錄用戶有關系統的概念、術語,這項工作可與多媒體應用系統分析結合進行,囊括於用戶分析報告里。
(三)人機界面的類型
任務設計之后,要決定界面類型。目前有多種人機界面設計類型,各有不同的品質和性能,下圖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創造性地使用多媒體環境,將會使應用程序功能大大增強。要做到這一點,需從如下兩方面考慮:
(1)媒體的功能:
沒有任何一種媒體在所有場合都是最優的,每種媒體都有其各自擅長的特定范圍,各種媒體功能參考如下:
①人們在問題求解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對信息媒體有不同需要。一般在最初的探索階段采用能提供具體信息的媒體如語音、圖像等,而在最后的分析階段多采用描述抽象概念的文本媒體。而一些直觀的信息(圖形、圖像等)介於兩者之間,適於綜合階段。
②媒體種類對空間信息的傳遞並沒有明顯的影響,各種媒體各有所長。
③媒體結合是多媒體設計中需要研究的新課題。媒體之間可以互相支持,也會互相干擾。多種媒體應密切相關,扣緊一個表現主題,而不應把不相關的媒體內容拼湊在一起。
④目前,媒體結合在技術上主要通過在一個窗口中提供多種媒體的信息片段(空間結合)和對聲音、語音、錄相等隨時間變化的動態媒體加以同步實現(時間序列組合).
⑤媒體資源並非愈多愈好,如何在語義層上將各種媒體很好的,結合以更有效地傳遞信息,是要很好地探索的研究課題,也是應用系統人機界面設計的關鍵問題。
(2)媒體選擇的結合與互補:
腳本設計可根據內容需要分配表達的媒體,這里要特別注意媒體間的結合與區別。提出幾條原則如下:
①人們在問題求解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對信息媒體有不同需要。一般在最初的探索階段采用能提供具體信息的媒體如語音、圖像等,而在最后的分析階段多采用描述抽象概念的文本媒體。而一些直觀的信息(圖形、圖像等)介於兩者之間,適於綜合階段。
②媒體種類對空間信息的傳遞並沒有明顯的影響,各種媒體各有所長。
③媒體結合是多媒體設計中需要研究的新課題。媒體之間可以互相支持,也會互相干擾。多種媒體應密切相關,扣緊一個表現主題,而不應把不相關的媒體內容拼湊在一起。
④目前,媒體結合在技術上主要通過在一個窗口中提供多種媒體的信息片段(空間結合)和對聲音、語音、錄相等隨時間變化的動態媒體加以同步實現(時間序列組合).
⑤媒體資源並非愈多愈好,如何在語義層上將各種媒體很好的,結合以更有效地傳遞信息,是要很好地探索的研究課題,也是應用系統人機界面設計的關鍵問題。
(四)界面設計原則中的用戶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從廣義上來說,就是關於認識的心理學。人類認識客觀事物,主要就是通過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來進行,因此,凡是研究人的認識心理過程的,都屬於認識心理學。實際上,我們這里所指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純粹采用信息加工觀點來研究認知心理學過程的心理學,也就是運用信息論以及計算機的類比、模擬、驗證等方法來研究的的知識是如何獲得、如何存貯、如何交換、如何取使用的。所以,我們這里所指的現代認知心理學實質是信息加工心理學。一般地,人們將信息加工心理學又稱為狹義的認知心理學。
1.認知過程看和聽的過程構成知覺,圖像和聲音作為刺激的特征被接收並以抽象的方式被編碼,把輸入和記憶中的信息進行對比得出對刺激的解釋,這一過程就是認知。人體信息處理器包括感官,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及與其相聯系的動作處理器和認知處理器。每種知覺均有一個對應的短期存儲器和處理器。其中認知處理器執行的工作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思維,思維的結果或被存儲起來,或送至動作處理器控制行動。
2.認知心理學
①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核心: 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實質,就是以計算機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研究人的心理學活動,把人腦看作是一種如同計算機的信息加工系統。
②現代認知心理學兩個關鍵的重要概念: 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學說內容集中體現在兩個關鍵的重要概念上。現代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的中心概念,就是“信息”。在某種程度上說,抽掉了“信息”的概念,認知心理學的理論也就會散架解體,難以存在。 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另一個重要的中心概念,就是“信息加工系統”。信息加工系統的理論,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的主體。
③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實驗法、觀察法(包括自我觀察法)以及計算機模擬法等。
關於一些認知心理的圖示: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人的認知意識,決定了人的行為,如果我們的系統框架設計也遵循人的認知,讓人很容易感知意圖,那么這樣的系統界面設計應該是成功的。
3.人機交互設計遵循的認知原則根據用戶心理學和認知科學,提出了如下基本原則指導人機界面交互設計。
①一致性原則。即從任務、信息的表達、界面控制*作等方面與用戶理解熟悉的模式盡量保持一致。
②兼容性。在用戶期望和界面設計的現實之間要兼容,要基於用戶以前的經驗。
③適應性。用戶應處於控制地位,因此界面應在多方面適應用戶。
④指導性。界面設計應通過任務提示和反饋信息來指導用戶,做到“以用戶為中心”。
⑤結構性。界面設計應是結構化的,以減少復雜度。
⑥經濟性。界面設計要用最少的支持用戶所必須步驟來實現。
在界面設計原則指導下,提出以下幾點針對界面設計與屏幕設計的參考:
①由具體到抽象。即首先通過多媒體界面給用戶提供具體的對象。然后從具體對象、內容中讓學習者歸納出抽象的概念或原理,或用模擬系統來引導出抽象的原理。
②由可視化的內容顯示不可見的內容。盡可能利用數字、圖解、動畫、色彩等清晰爽目的對象顯示原理、公式或抽象的概念。
③由模擬引導創新。突出人機交互,盡量啟發用戶的積極思維和參與,並激起用戶的學習和創造欲望。
④合理運用再認與再憶,減少用戶短期記憶的負擔。所謂再認就是從系統給定的幾個可能答案中要用戶選擇一個正確的或最好的。再憶即要求用戶輸入正確的答案或關鍵字。
⑤考慮用戶的個別差異,使用用戶語言。
以上五點具體體現了“由易而難,逐步強化。”這一源於認知心理學的原則。
上文介紹的界面設計原則應該讓大家心中對界面設計原則有了一定的認識,當然,因為界面設計是復雜的需要多學科參與的,心理學、語言學、設計學等學科都在里面占有重要作用。而用戶界面是與程序交流的唯一方式,為了給用戶提供最便捷的服務,界面設計原則是一定要遵守的。
個人認為好的設計案例有:
(1)微軟的Outlook
(2)微軟的Excel和Word
(3)微軟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4)騰訊QQ
- 客戶幾乎每天都在使用類似Outlook,Excel,Word之類的辦公軟件,從認識感知上考慮,如果設計跟此軟件框架相似布局,是不是更容易讓客戶接受?
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左航條的靈活性,橫向菜單的可移動性,更是滿足了不同人群根據不同習慣進行調整。
- 騰訊QQ為什么當初很輕易戰勝UC?應該跟它不斷提升的用戶體驗有關系,其中我最喜歡的換膚調色板,解決了我色弱的問題,肯定也對一些色肓人類也帶來便利喔。
我的系統框架設計就從這幾款軟件進行模仿,取之設計之優勢,去之糟粕。
廢話好像多了,后續的博文應該是開始系列之旅了,先開個頭明確一下,是否我的做法是對還是錯?
《上文部分理論知識參考網絡,如有侵權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