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啟動windows下的命令行
2、更改虛擬磁盤大小
進入VMware的安裝目錄,執行如下命令:
vmware-vdiskmanager -x 16Gb "G:\ubuntu\Ubuntu.vmdk"
-x表示要更改虛擬機硬盤空間的大小
若路徑名中有空格,必須以雙引號括起來
3、啟動虛擬機,查看硬盤信息
# fdisk -l
現象一:如果之前沒有通過VMware的“setting”項增加硬盤,那么就會看到/dev/sda的容量變為16GB。
現象二:磁盤分區增加了一個sda2分區。
也可用如下命令查看增加的分區信息
#ls /dev/sda*
4、如果對系統默認生成的分區不喜歡,可以重新分區(可選項)
#fdisk /dev/sda
5、格式化
# mkfs -t ext3 /dev/sda2或者
#mkfs.ext3 /dev/sda2
6、 掛載
創建一個掛載點(目錄),並用mount命令將磁盤分區掛載到該點。
#mkdir /workspace
#mount /dev/sda2 /workspace
查看:
# df -h
通常掛載點要求是空的,倘若本來有文件,那么掛載后這些文件將看不到而現實掛載磁盤的內容,當卸載磁盤后,文件才能重新現實。
7 、修改/etc/fstab文件
為什么要加上這一步呢?系統在啟動時會根據這個文件自動加載硬盤sda2。沒有這一步的話,可能系統啟動會失敗,提示你“ hub_port_status failed (err=-110)”。即使能正常啟動的話,想使用sda2的話,還需要手動加載。所以,最好修改下這個系統默認配置文件。
在“/etc/fstab”的最后邊加入如下內容並保存。
/dev/sda2 /workspace ext3 defaults 1 1
8、重啟系統
#reboot
2、方法二(新增一塊虛擬硬盤)
依次選擇菜單"VM"-->"settings"-->"Add"-->"Hard Disk"增加一個虛擬硬盤
在這個過程中,會提示你選擇磁盤的類型(SCSI/IDE),這會影響到添加到設備文件的名稱。
假定之前沒有添加過硬盤,如果選擇磁盤類型為SCSI,那么在設備文件夾下將會看到新增的文件名是sdb;如果選擇磁盤類型為IDE,那么在設備文件夾下將會看到新增的文件名是hdb。
之后的操作,如同方法一的步驟4-8。
參考網頁:修改虛擬機硬盤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