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暫時還沒有中文版,在這里我只能討論Linkedin英文版的使用技巧。
Linkedin對用戶的價值主要是三層。第一層是identity,也就是你的身份。這一層的主要產品是profile。這是對用戶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功能,比如展示自己的經歷,別人寫給你的評價,你的聯系方式等等。第二層是insights,可以叫做情報或者內行資訊。這些包括了你的人脈中發生的事、你所在行業的相關新聞、你崇拜的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等等。第三層是everything else,包羅萬象。這可以是各種公司的信息、工作機會、任何人的簡歷等等。
說到有效利用,我們就來按照這三層價值來討論利用的方法。
Identity
利用這一層給予的價值也就是完善簡歷。下面講幾個不是那么顯而易見的方法:
這里的價值主要是人際關系和業內資訊方面的。
很多不是核心功能的功能其實頗有意思。
企業用戶的付費服務
其實Linkedin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有些雖然不是用戶的價值中心,但是企業用戶會用到
Linkedin對用戶的價值主要是三層。第一層是identity,也就是你的身份。這一層的主要產品是profile。這是對用戶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功能,比如展示自己的經歷,別人寫給你的評價,你的聯系方式等等。第二層是insights,可以叫做情報或者內行資訊。這些包括了你的人脈中發生的事、你所在行業的相關新聞、你崇拜的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等等。第三層是everything else,包羅萬象。這可以是各種公司的信息、工作機會、任何人的簡歷等等。
說到有效利用,我們就來按照這三層價值來討論利用的方法。
Identity
利用這一層給予的價值也就是完善簡歷。下面講幾個不是那么顯而易見的方法:
- 短鏈接。默認狀態下,每個人的profile的公共鏈接都非常的長。但是通過一定的設置,你可以得到一個縮短又好看的版本,例如我的簡歷地址是 Zhongjie Wu 具體方法是,進入profile的編輯模式,然后找到公共鏈接,點擊右側的edit
- 不同區域的顯示順序。profile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區域,比如工作經歷、教育史、獎章證書等等。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況下,應該使用不同的順序。如果你是個大學生,你可能沒有什么實習經歷,這個時候就應該把project段放在學校的上面。如果你在找工作並且有強烈的興趣方向,就應該把summary放在最頂上,並且寫上諸如“I'm a software engineer interested in Machine Learning in small to medium companies in the Bay Area” 的精確描述。
- 照片。最好是找個專業的攝影師照一張。如果沒有專業的正照的話,可以找一張比較正式的照片。但是最好別放證件照,因為一般都很難看。
- 多媒體信息展示。有些區域支持多媒體信息的展示。比如你可以把你在slideshare的幻燈片鏈接放上去,或者是論文之類的。這樣大家可以點擊這些內容,對你的影響更深刻。
- 推薦(recommendations)。如果工作經歷中能得到同事或者上級的肯定,那就會讓你的簡歷十分出彩。因此,你可以在寫完經歷后找相關的同時和領導給你寫推薦信。建議你不要直接給他發推薦信書寫邀請,而是你主動推薦對方,然后表示希望他也能給你寫一些評語。
這里的價值主要是人際關系和業內資訊方面的。
- 導入聯系人。Linkedin有一個功能是讓你導入郵箱聯系人。之前linkedin的導入聯系人的功能受到不少詬病,主要是因為設計不好,導致用戶被誤導,發送了垃圾郵件導致的。經過多次的修改,現在應該已經非常清晰了。導入聯系人會有兩個步驟,和已經在linkedin上的人建立鏈接、邀請還沒有在linkedin上的好友加入linkedin。導入聯系人后,之前沒有加入linkedin的人在注冊linkedin后你會得到提示
- “您可能認識的人”(People you may know),這個上面是linkedin通過一些算法來推測你可能認識的人,每天都會更新。當然如果你確實不認識某個人,也不要亂加。
- 付費服務。當你對人才高級搜索、對不認識的人發送inmail、查看誰看了你的簡歷等功能有需求時,可以考慮使用會員付費服務(subscription)。任何一次聯系和一絲機會都有可能給你帶來一個事業上的重要轉折。
- 業內新聞和Influencer。當你的profile比較完善的時候,linkedin會用機器學習的方法給你推薦一些相關的頭條。你的消息更新最頂上的部分就是那些新聞推薦。你的個人信息越詳細、點擊你感興趣的新聞的次數越多,這些新聞的推送會越合你口味。這和豆瓣電台有點類似。Influencer里面有很多行業大佬的帖子,非常值得學習,你可一關注一些你感興趣的行業領袖。
很多不是核心功能的功能其實頗有意思。
- 學校搜索。當你點擊Network - Find Alumni的時候,你會來到一個校友搜索系統。這個功能其實很厲害,可以搜出例如“XX學校XX-XX年畢業在XX地區的XX公司和XX公司工作的所有校友”這樣變態的要求。
- 公司信息。很多公司點擊以后都會來到這個相關的公司頁面。上面可以看到公司簡介、公司產品、還有你可能認識的在這個公司的人。所以如果你是企業負責人,你就可以在這個里創建你負責的企業的信息頁面。
企業用戶的付費服務
其實Linkedin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有些雖然不是用戶的價值中心,但是企業用戶會用到
- Talent solutions。這是一個給企業招人用的解決方案,主要給HR的人才搜索和招人流程管理帶來巨大的方便。這是企業付費服務
- Sales Navigator。這是給企業銷售用的,主要是用來尋找潛在客戶並且和他們聯系。
- Marketing Solutions。這主要是廣告投放。
- 你在Linkedin的人才搜索結果的排名和你的簡歷新鮮程度有很大關系。因此如果你曾經被很多HR聯系過都把他們回絕了,現在又開始想跳槽了,那么你只需要簡單修改一下你的簡歷的一些部分,比如工作經驗或者summary。修改完后,短期之內你的名字就會出現在搜索結果靠前的部分。注意,排名靠前只是相對的。如果簡歷十分簡單或者不對應市場需求,那么也未必會受到關注。
- Inmail。在試圖和不認識的人取得聯系的時候,盡量不要直接加他人為好友。優先考慮讓朋友面對面引薦,不行的話打電話,再不行就發短信或者微信,最后用linkedin完成一個可靠的關系以便后期維護。如果沒有合適的中間人,那就可以考慮用inmail,會員每個月都會有免費額度。對方如果7天不回inmail的話,inmail額度會退回(若干個月有效)。發inmail的時候要自我介紹、說明來意、表達願景。有效的溝通就是要讓對方可以行動,比如留下他的聯系方式等等。
- 工作申請的referal。當你在Linkedin上申請工作的時候,Linkedin會推薦你幾個該公司的員工,然后讓你發私信給他讓他引薦。我個人覺得這個功能不太好。建議大家要么在申工作之前就聯系這個人,要么不要聯系。很多公司refer人都有bonus,但是如果申請人自己申請的,那就沒有bonus。所以如果你是申請工作后再找人refer,大部分人都不會太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