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不起的全棧程序員


這里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傷不起的全棧程序員

前段時間聽說一個新名詞:"全棧程序員",google了一下,被引導到了知乎的一個討論上: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420900 。樓主提出了一個問題:怎樣成為全棧程工程師,本人也在上面情不自禁地回復了一下。回頭想來似乎還有話要說。由於這個話題很容易跑偏,本文只把范圍限定在全棧Web軟件工程師,簡稱FSD(Full Stack Developer)

 

把技術當成生活,自己逼自己的結果

其實在任何公司工作,光憑工作的內容,很難成為FSD。有朋友可能不同意了,說在創業公司有很多機會做不同的工作啊,我想說的是,即便是創業公司,公司總是有主營的業務和方向的,就算能從前到后一個人做一個網站,那又怎樣,從技術上說,無非也就是掌握了一種或幾種數據庫,一門或幾門后台語言,掌握了html,js,css...大公司呢?更難了,大公司雖然方向很多,但是越是大的公司,個人的螺絲釘效應越明顯,你可能成為領域專家,但很難有機會成為完整的機器的。那么全棧程序員的磨練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一種打心底里的執着和毅力,把技術當成生活,自己逼自己不斷的獵取知識。

 

難以界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剛才其實沒有鄙視能夠完整做網站的人,相反,很是欽佩。至少本人現在在css上還不能算能完全獨立。不過每個人對FSD的定義其實不一樣,這跟個人的閱歷有一定的關系。只想說,既不要對自己過分自信,也不要過分貶低。一方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個人覆蓋到技術領域是有差異的;另一方面,FSD其實挺不容易的,不僅不容易達到,而且不容易獲得存在感。正因為見的多,所以就越覺得自己渺小,我們經常說的,真正的大牛從來就是低調和謙虛的。而FSD在任何領域都不是那種呼風喚雨的專家,別人在討論的時候可能永遠都沒有你插話的機會,其實你心里知道,自己還很膚淺。個人自認為是比較接近這么一個性質的程序猿,可以從我的博客的文章內容略窺一二。但是正如我不敢斬釘截鐵地將自己定性到這么個層次,恐怕很多全棧程序員也不能將自己明確在這個定位上,因為總有人能站出來給你一個"反例"。

 

何去何從

從知乎上的回答來看,FSD似乎並不吃香。縱觀人類發展歷程,更細致的社會分工造就了生產力的提高。就程序員行業而言,越來越趨於細分話,似乎也是正常的趨勢。作為FSD,實際上挺難的,主要是因為精力的限制,無法在廣度和深度上兼顧。盡管如此,個人覺得FSD還是有很明顯的優勢的:

  1. 見多識廣,解決問題的手段比較多,而且往往能夠觸類旁通的思考;
  2. 不容易被某種技術的新衰而左右,很容易轉型;
  3. 合格的FSD往往具有超強的毅力和極客精神,這在某些情況下是很有用的;
  4. 由於能力廣泛,又吃苦耐勞,適合創業;

 

個人理解

針對Web開發的話,稍稍談一談個人對全棧程序員能力的界定,大牛們輕拍:

  1. 用戶體驗層面,html45javascriptcss23,各種前端的框架...
  2. 后台業務邏輯層面,各種編程語言,現在主流的有JavaC#PythonRubyPHPNode.js...,以及配套的各種開發框架...
  3. 輔助層面可能會涉及到CC++等較為古老的編程語言,需要一定程度上熟悉掌握...
  4. 數據庫,會設計和使用幾種常用的數據庫,mssqlmysqloracle...,數據庫分析和優化
  5. 架構層面,能夠設計靈活可靠,易擴展的軟件架構和硬件架構。這個層面上要掌握的東西就很多了,網絡、存儲、操作系統、web服務器、web架構,安全等等...
  6. 一些基礎理論層面的東西,算法數據結構、編譯原理、網絡基礎...
  7. 數據分析,數據挖掘
  8. 管理層面,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再牛b,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能夠聚集並領導更多的人,那就更全面了。這包括項目管理,持續集成,敏捷開發,版本控制...
  9. 移動開發

如果你是FSD,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全棧程序員們留言交流

 

程序員能力矩陣

一個挺有意思的程序員能力界定,從程序員能力矩陣轉載:

注意:每個層次的知識都是漸增的,位於層次 n,也蘊涵了你需了解所有低於層次 n的知識。
計算機科學 Computer Science
  2n (Level 0) n2 (Level 1) n (Level 2) log(n) (Level 3)
數據結構 不知道數組和鏈表的差異 能夠解釋和使用數組,鏈表,字典等,並且能夠用於實際的編程任務。 了解基本數據結構時間和空間的折中,比如數組vs 鏈表,能夠解釋如何實現哈希表和處理沖突,了解優先隊列及其實現。 高等的數據結構的知識,比如B-樹、二項堆、斐波那契堆、AVL樹、紅黑樹、伸展樹、跳躍表以及前綴樹等。
算法 不能夠找出一個數組各數的平均值(這令人難以置信,但是我的確在應聘者中遇到過) 基本的排序,搜索和數據的遍歷和檢索算法。 樹,圖,簡單的貪婪算法和分而治之算法,能夠適度了解矩陣該層的含義。 能夠辨識和編寫動態規划方案,良好的圖算法知識,良好的數值估算的知識,能夠辨別NP問題等。
編程體系 不知道何為編譯器、鏈接器和解釋器。 對編譯器、鏈接器、解釋器有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匯編代碼以及在硬件層如何工作。有一些虛擬內存和分頁知識。 了解內核模式vs用戶模式,多線程,同步原語以及它們如何實現,能夠閱讀匯編代碼。了解網絡如何工作,了解網絡協議和socket級別編程。 了解整個程序堆棧、硬件(CPU+內存+中斷+微碼)、二進制代碼、匯編、靜態和動態鏈接、編碼、解釋、JIT(just-in-time)編譯、內存碎片回收、堆、棧、存儲器編址…
軟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2n (Level 0) n2 (Level 1) n (Level 2) log(n) (Level 3)
源碼版本控制 通過日期備份文件夾 VSS和初級的CVS/SVN用戶 熟練地使用CVS和SVN特性。知道如何分支和歸並,使用程序庫補丁安裝特性等 有分布式VCS系統的知識。嘗試過Bzr/Mercurial/Darcs/Git
自動化編譯 只知道在IDE下編譯 知道如何編譯在命令行下編譯系統 能夠安裝一個腳本構建基本的系統 能夠安裝一個腳本來構建系統並且歸檔,安裝程序,生成發布記錄和給源碼控制中的代碼分配標簽。
自動化測試 認為所有的測試都是測試員的工作。 能夠編寫自動化的單元測試,能夠為正在編寫的代碼提出良好的測試用例。 按照TDD (Test Driven Development)方式編寫代碼。 了解並且能夠有效自動化安裝,載入/性能和UI測試
程序設計 Programming
  2n (Level 0) n2 (Level 1) n (Level 2) log(n) (Level 3)
問題分解 只有直線式的代碼,通過復制粘貼來復用 能夠把問題分散到多個函數中 能夠想出可復用的函數/對象來解決大題的問題 使用適宜的數據結構和算法,寫出通用的/面向對象的代碼來封裝問題的易改變的層面。
系統分解 N想不出比單一的文件/類更好的層面 如果不在同一平台或沒采用相同的技術,能夠把問題空間和設計方案分解。 能夠設計跨技術/平台的系統。 能夠在多個產品線和與外部體系一體化中虛擬化和設計復制的系統。同時也能夠設計支持系統監視、報告、故障恢復等。
交流 不能向同伴表達想法/主意。匱乏拼寫和語法的能力。 同伴能了解你在說什么。有良好的拼寫和語法能力。 能夠和同伴進行高效的交流 能夠使用清晰的方式了解和交流想法/設計/主意/細則,能適應每種環境的交流
同一文件中代碼組織 同一文件中組織沒有依據 按照邏輯性或者易接近的方法 代碼分塊和對於其他源文件來說是易於是釋,引用其他源文件時有良好的注釋 文檔頭部有許可聲明,總結,良好的注釋,一致的空格縮進。文檔外觀美觀。
跨文件代碼組織 沒夠想過給代碼跨文件組織 相關文件按文件夾分組 每個物理文件都有獨立的目的,比如一個類的定義,一個特性的實現等。 代碼在物理層組織緊密,在文件名上與設計和外觀相匹配,可以通過文件分布方式洞察設計理念。
源碼樹組織 一切都放在一個文件夾內 初步地將代碼分散進對應邏輯的文件夾。 沒有循環依賴,二進制文件,庫,文檔,構建,第三方的代碼都組織進合適的文件夾內。 源碼樹的物理布局與邏輯層次、組織方式相匹配。可以通過目錄名稱和組織方式洞察設計理念。
代碼可讀性 單音節的名稱(在國內應該是那些類似用漢語拼音命名的習慣) 對文件、變量、類、方法等,有良好的命名。 沒有長函數、注釋解釋不常規的代碼,bug修復,代碼假設。 代碼假設驗證使用斷言,自然的代碼流,沒有深層嵌套的條件和方法
防御性編碼 不知道這個概念 檢查代碼中所有的參數,對關鍵的假設進行斷言 確保檢查了返回值和使代碼失敗的異常。 有自己的庫來幫助防御性編程、編寫單元測試模擬故障
錯誤處理 只給樂觀的情形編碼 基本的代碼錯誤處理,拋出異常/生成錯誤 確保錯誤/異常留在程序中有良好的狀態,資源,連接,內存都有被合適的清理。 在編碼之前察覺可能出現的異常,在代碼的所有層次中維持一致性的異常處理策略,提出整個系統的錯誤處理准則。
IDE IDE大部分用來進行文本編輯 了解其周圍的接口,能夠高效地通過菜單來使用IDE 了解最常操作的鍵盤快捷鍵 編寫自定義宏
API 需要頻繁地查閱文檔 把最頻繁使用的API記在腦子里 廣闊且深入的API知識。 為了使實際任務中常用API使用更加便捷,編寫過API的上層庫,填補API之間的缺口。
框架 沒有使用過主平台外的任何框架 聽過但沒用過平台下流行的可用框架 在專業的職位中使用過一個以上的框架,通曉各框架的特色。 某框架的作者
需求分析 接受給定的需求和代碼規格 能對規格的遺漏提出疑問 了解全面情況,提出需要被規格化的整體范圍。 能夠提出更好的可選方案,根據經驗的浮現給出需求
腳本 不具備腳本工具的知識 批處理文件/shell腳本 Perl/Python/Ruby/VBScript/Powershell 寫過並且發表過可重用的代碼
數據庫 認為Excel就是數據庫 知道基本的數據庫概念,規范化、ACID(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離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事務化,能夠寫簡單的select語句 能夠牢記在運行時必要查詢中設計良好的規范化數據庫模式, 精通用戶視圖,存儲過程,觸發器和用戶定義類型。知道聚集與非聚集索引之間的差異。精通使用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對象關系映射)工具 能做基本的數據庫管理,性能優化,索引優化,編寫高級的select查詢,能夠使用相關sql來替換游標,理解數據內部的存儲,了解如何鏡像、復制數據庫。知道兩段數據提交如何工作
經驗 Experience
  2n (Level 0) n2 (Level 1) n (Level 2) log(n) (Level 3)
專業語言經驗 命令式語言和面向對象語言 命令式語言,面向對象語言和說明型語言(SQL),如果了解靜態類型vs動態類型,弱類型vs強類型則有加分 函數式語言,如果了解延緩求值,局部套用函數,延續則有加分 並發語言(Erlang, Oz) 邏輯語言(Prolog)
專業平台經驗 1 2-3 4-5 6+
專業經驗年齡 1 2-5 6-9 10+
領域知識 沒有該領域的知識 在該領域中曾經至少為一個產品工作過 在同一領域中為多個產品工作過 領域專家。在該領域設計和實現數種產品/方案。精通該領域使用的標准條款和協議
學識 Knowledge
  2n (Level 0) n2 (Level 1) n (Level 2) log(n) (Level 3)
工具知識 僅限於主要的IDE(VS.Net, Eclipse等) 知道一些流行和標准工具的備選方案 對編輯器、調試器、IDE、開源的備選方案有很好的了解。比如某人了解大多數Scott Hanselman的威力工具列表中的工具,使用過ORM工具。 實際地編寫過工具和腳本,如果這些被發布則有加分
語言接觸 命令式語言和面向對象語言 命令式語言、面向對象語言和說明型語言(SQL),如果了解靜態類型vs動態類型、弱類型vs強類型則有加分 函數式語言,如果了解延緩求值、局部套用函數、continuations (源於scheme中的一種高級控制結構)則有加分 並發語言(Erlang, Oz) 邏輯語言(Prolog)
代碼庫知識 從來沒有查詢過代碼庫 基本的代碼層知識,了解如果構建系統 良好的代碼庫工作知識,實現過幾次bug修復或者完成了一些細小的特性 實現了代碼庫中多個大型特性,能夠輕松地將多數特性的需求變更具體化,從容地處理bug修復。
下一代技術知識 從來沒聽說過即將到來的技術 聽說過某領域即將到來的技術 下載過alpha preview/CTP/beta版本,並且讀過一些文章和手冊 試用過預覽版而且實際地構建過某物,如果共享給其他人的話則有加分
平台內部 對平台內部毫無所知 有平台基本的內部工作的知識 深度的平台內部知識,能夠設想平台如何將程序轉換成可執行代碼。 編寫過增強平台或者為其平台內部提供信息的工具。比如,反匯編工具,反編譯工具,調試工具等。
書籍 菜鳥系列,21天系列,24小時系列,蠢貨系列... 《代碼大全》,《別讓我思考》, 《精通正則表達式》 《設計模式》,《人件》,《代碼珠璣》,《算法設計手冊》,《程序員修煉之道》,《人月神話》 《計算機程序設計與解釋》,《事務處理:概念與技術》,《計算機程序設計模型》,《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數據庫系統導論》 C.J Date版,《Thinking Forth》 ,《Little Schemer》(沒找到其中譯本)
博客 聽過但是從來抽不出空去接觸 閱讀一些科技/編程/軟件工程的博客,並且經常的收聽一些播客 維護一些博客的鏈接,收集博主分享的有用的文章和工具 維護一個在編程方面,分享有個人見解和思考的博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