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NAS的安裝使用記錄


1.FreeNAS介紹

2.虛擬機環境搭建

3.FreeNAS的安裝

4.共享設置

1.FreeNAS介紹

FreeNAS是什么東西?

FreeNAS是一套基於FreeBSD操作系統核心的開放源代碼的網絡存儲設備(Network-Attached Storage,簡稱NAS)服務器系統,支持眾多服務,用戶訪問權限管理,提供網頁設置接口。

關於FreeNAS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FreeNAS的一些特點:
 

2.虛擬機環境搭建

為了試驗的目的,在Windows下搭建了一台虛擬機。
 
配置參數如下:
cpu:2 core
內存:2G
硬盤:
  • 硬盤1:20G
  • 硬盤2:200G
  • 硬盤3:200G
網卡:bridged Adapter
 
 
關於這個配置的說明:
  在FreeNAS的官網聲明是,在絕大多數的機器上都可以跑起來。主要是要根據這個網絡存儲在用於什么用途,對於性能、容量等的要求。
 

3.FreeNAS的安裝

這里使用的是FreeNAS-9.1.1的版本,不同的版本,界面可能略有不同。
 
在上一步中將虛擬機安裝完,將下載好的鏡像文件裝載到虛擬機的光驅中。
開啟電源,引導FreeNAS系統。
3.1 彈出歡迎界面,選擇1.Boot
3.2 接着彈出控制台設定,選擇1 Install/Upgrade
3.3 界面會提示正在安裝,安裝完了后會重新出現控制台設定畫面,此時取出光驅中的鏡像,重新啟動,FreeNAS的安裝就結束了。
 

4.共享設置

設置包括網絡設置和存儲的設置。
 

4.1 網絡設置

這個版本的FreeNAS是默認開啟了DHCP,因此啟動FreeNAS系統后,會出現設定一個IP地址。這里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使用這個動態分配的地址,另一個是自己重新配置一個固定的IP地址。
 

4.2 共享設置

通過4.1中IP地址,在瀏覽器中登錄,首次登錄是默認不需要密碼的,登錄之后建議修改密碼。另外,在系統-配置的language可以選擇中文界面語言。
 
 

4.2.1 配置Volume

在存儲器下可創建ZFS和UFS文件類型的卷,這里創建了一個ZFS的卷。點擊ZFS Volume Manager即可進入添加卷的管理界面,填寫卷的名稱,選擇Raid模式,然后選擇所要使用的disk,配置完成后即可添加卷。

4.2.2 配置共享(CIFS)

創建完卷,可以選擇在卷上創建文件夾。
共享方式有3中,Apple(AFP),UNIX(NFS),Windown(CIFS)。根據實際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共享協議,這里選擇CIFS的協議。
 
在共享-Windows(CIFS)下點擊Add Windows(CIFS)共享,參數說明:
  名稱:可選
  路徑:選擇在配置Volume過程中創建的卷或者文件夾,系統已經幫我們掛載到/mnt路徑下。
  只讀導出:選中即禁止訪問者寫入。
  可瀏覽網絡終端:允許Windows終端通過資源管理器瀏覽共享目錄。
  繼承所有者:新創建的文件或者文件夾的所有者繼承自父文件夾。
  繼承權限:新創建的文件或者文件夾的權限繼承自父文件夾。
  導出資源回收站:刪除文件移至共享根目錄下的.recycle目錄中。
  顯示隱藏文件:如果使能,將顯示以點開頭的隱藏文件。
  允許訪客訪問:如果使能,則不需要密碼就可以訪問。
  只允許訪客訪問:requires Allow guest access to also be checked; when checked, forces guest access for all connections(這句話沒有理解)
 
 
說明:
  配置說明可以參考官方文檔
 

4.2.3 配置服務(CIFS)

配置完成共享后,進入服務菜單,選擇CIFS,點擊后邊的CIFS設置
主要選擇一下來賓賬戶,通過這個來賓賬戶區分訪問者的權限。
 
說明:
  配置過程中可以參考官方的幫助文檔

4.2.4 客戶端訪問測試

開啟服務,通過客戶端進行訪問,測試是否服務可用。
 
 
以上是個人學習FreeNAS安裝過程中的總結,如有不足的地方,歡迎指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