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業架構


企業架構及IT治理:

TOGAF是一個架構框架,指導做企業架構的標准和方法,簡而言之,是一種協助開發、驗收、運行、使用和維護架構的工具,核心是架構開發方法(ADM)指導了全生命周期開發時每一個環節應該有什么產出,同時TOGAF完全兼容SOA。

COBIT5 是企業IT治理,是企業信息系統審計標准。

 

實際一點說:

1、用SOA的設計思想來做系統,用TOGAF在SOA基礎上做開發的架構管控。

2、用COBIT來檢查信息系統每個環節的合理完整性,主要目的是看IT層面是否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指導發現問題進而改進。

3、ITIL在COBIT之下,為IT服務管理提供了一套標准和流程規范。ITIL主要包括知識管理、服務台、報表管理、事件管理(生產事件分級)、問題管理、變更管理(生產變更)、服務請求管理、發布管理、配置管理(對網絡、機房、服務器、存儲等的配置信息及變更信息進行記錄)、服務水平管理、容量管理、可用性管理、IT連續性管理、IT財務管理等。

4、SLA OLA 是業務部門同IT部門, IT部門內部簽訂的協議。我認為SLA是一套IT為業務提供分級服務的協議,將業務和IT服務分為不同等級,不同等級的業務在非功能特性上區別對待,制定收費標准,供業務選擇。OLA則是對IT部門內部職責的明確,可以和KPI掛鈎。

 

企業架構實例:

做企業級系統,首先要明確的就是願景、需求、目標,這個需要分層,形成月亮也細的需求。然后開始業務建模,包括數據建模、流程建模、用戶體驗建模等等。最后就是技術實現和測試部署上線。其中最關鍵的是建模部分。

技術實現遵循SOA的消費服務層模型 、以用戶為中心、快速產品創新和部署、一致且可定制的用戶體驗、、雲部署、組件化、可視化開發、精細化運維、業務連續性。

 

數據建模

         業務進行數據建模,整合現有所有的數據,去重整合優化。技術為了保證系統性能,對業務建模進行調整。

業務流程建模和應用設計開發     

用戶業務領域(業務應用):用戶業務領域是從IT對用戶的直接支持,一共幾十個,包括不良資產、存款、電子銀行、對公貸款、對公客戶管理、個人貸款、支付結算、托管等等。

 

業務事件:業務事件是通過渠道前端的界面操作,每個業務事件會觸發一個或者多個三級活動,包括客戶申請電子銀行服務合約、客戶申請開箱、調整錯賬、申請建立商戶合約、開立內部賬戶、提出還款申請等等渠道發起的交易,一共有千余個。

 

三級活動:每個三級活動都是一個獨立且完整的業務流程,其中包含了四級任務和五級步驟(四級任務是可以被多個三級活動復用的)。

例如有一個三級活動為存款,包含的四級任務有提出存款申請、審核存款申請、發起存款請求、審核存款請求等,其他也不一定是順序執行的,一本都會有條件分支。例如存儲大於一定金額還需要審核或者身份證等。三級活動有近千個。五級步驟就是做事一步步做什么,略了。

 

邏輯業務組件(應用組件):將作用比較類似的四級任務進行打包形成了業務組件,業務組件是技術上可見可實現的單元,一個或者多個業務組件是一個技術項目組負責。四級任務和數據建模的結果只會在唯一的一個應用組件實現,這就是SOA的核心之一,完成了功能和數據源的唯一性,提高重用性。

舉個例子

其中,電子銀行、合約管理、客戶結算是3個應用組件,需要有技術項目組進行設計開發實現。以后,通過對四級任務的不同組合,就可以形成新的產品,理論上只需要進行一些配置或者簡單的流程編排,就可以實現新的業務。這也是SOA架構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

 

物理應用組件:為了上線部署需要,可能將多個邏輯業務組件合並為一個物理應用組件進行部署,同時還有考慮在多地部署形成同城和異地災備。

 

         當然,對於技術人員來說,光實現了應用組件還是不行,因為應用組件只是提供獨立的功能和數據,並不能實現完整的業務流程,完整的業務流程是業務事件觸發的三級活動,所以還需要有應用項目組(即需要技術人員也需要業務人員)去將完整的業務流程(三級活動)串起來,在SOA架構中,這部分是在ESB(企業服務總線)和流程整合層(負責長流程業務編排的應用)實現。而在實際情況下,應用組件項目組和應用項目組一般可以和二為一。

 

2  IT架構

         2.1 技術架構

                   建立技術服務目錄,將可能的技術能力形成技術服務目錄(主要就是雲服務),供開發選擇使用。技術服務目錄包括客戶端網絡資源、數據中心網絡資源、網絡負載均衡 DNS CDN等服務、雲資源(Iaas\paas\saas 和 公有雲、私有雲等,對技術架構內部來說還有不同的服務器、NAS SAN OSD存儲、網絡,對外部一般不可見,最終形成的雲資源的可能形態舉例: PAAS_AIX2C4U服務器_OracleRAC數據庫_EMC白金存儲雲服務)、其他通用資源(例如文件、消息、模式識別、監控、運維、備份等資源)

                   數據中心內部實現大二層網絡TRILL,外部可采用OTV,可以滿足數據中心內部和跨中心的虛機通信和遷移。

                   數據中心按照核心層(運行OSPF協議)、匯聚層(采用網絡虛擬化技術,多虛一,實現大二層)、接入層(可選擇 POD、EOR\TOR綜合布局,和FCOE的存儲接入能力)的網絡設計。

       綠色數據中心

管控

      開發沒問題了,但是如何IT管理?

         1 對軟件工程全流程(需求、分析、設計、開發、測試、部署、切換)的每一階段要做的事情,產出物文檔結構和要求、流程進行規范管理。(這塊寫的很少,但是對於大項目來說這一塊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2 明確所有工具的使用范圍和約束

         3 對組織結構進行完整說明和職責定義。一般來說,需要有應用架構、技術架構、安全架構、數據架構把握全局。分管軟件工程全流程,制定架構原則、約束、規范等,使項目組開發目標和企業目標匹配。

         4 對所有可能的流程進行定義和說明

         5 可以結合SLA來做管控,使服務、流程、分級管理(存儲、數據庫、服務器、網絡、中間件、運維、應急等),並進行收費設置

 

 

關鍵點

4.1銀行渠道

         功能:

實現客戶認證、客戶識別、定制菜單、智能導航、產品營銷輔助、客戶信息采集、預約、產品購買支持、投訴、信息發布、預填單、智能排隊、產品查詢分類展示、AA收款等。

         范圍:    

分為外部客戶渠道(ATM 手機 互聯網 POS、排隊機等)和內部客戶渠道(高低櫃、無線終端等),外部客戶渠道和內部客戶渠道有一定交互(預填單和預排隊等)。

         應用模式:

                   1 日間采集用戶行為和操作痕跡,日終發送到數據倉庫進行客戶行為分析。

                   2 既可以集中一次性采集用戶信息、也可以分散采集。

                   3 根據客戶等級、員工角色、渠道等,從產品服務平台和數據倉庫平台獲取定義個性化的展示信息。

                   4 后台產品工廠化后,由於前端渠道的多樣性,需要渠道能夠制定統一的模板進行展示。

                   5 需要提供多渠道的訪問能力(微信、微博等)

                  6 渠道要對后台的產品服務進行緩存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