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處不選擇


最近看了幾篇《邏輯思維》的視頻,這是我第二個比較認同且願意去看的脫口秀的節目,和高曉松的曉說不同,這個脫口秀更偏向發表個人的一種獨特的見解,關注互聯網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具體影響。

在《邏輯思維》中,有幾期是互聯網對大型組織的影響以及個體如何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做出對自己更有利的影響。里面說的一種人才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U盤型人才——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拔插,自由協作。簡單的說就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利用自己的技能通過互聯網協作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再依賴於任何組織。說實話,這個也是我工作幾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傳統型社會,你對社會的價值很難直接反映出來,你需要依附一個組織,在這個組織中提供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讓企業為社會提供價值。你個人的價值是通過在組織中的地位,職位,級別來體現,衡量和考核你個人價值的人是你的領導。這是一種單向考核,導致很多人對領導那是小心翼翼,給領導提供價值而不是創造自己的價值。而互聯網社會改變這種趨勢,每個人通過網絡共享自己的知識,為一個群體提供有價值信息,個人的價值的衡量是通過群體來體現,這是兩種完全不同價值體現。

最近幾年,身邊個體崛起的案例非常多,通過互聯網的媒介,有效的體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微博,微信,youku等視頻,捧紅了相當多網絡名人,他們有特定的客戶群,有的面向游戲玩家,比如說敖廠長,有的則專門做一些無零頭的搞笑視頻,例如《萬萬沒想到》,有的則比較高雅,例如《曉說》。在各個不同的領域里面,之所以出現了這么多的名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10年前我們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10年后,我們要解決生活的體驗問題,這個整體大趨勢不會改變,而且會越來越快。

而我疑惑的就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所面臨的選擇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個人與組織的關系。在這個個體崛起的時代,每個人都面臨着巨大的選擇,是自己創業還是在組織內向着金字塔的頂端慢慢上爬。選擇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之所以艱難,是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對已有利益的不舍。我的許多朋友都在創業,雖然沒有太大的成績,但是養活自己完全不存在問題,但沒有在組織里面那樣的安逸和穩定,他們放棄的是穩定的工作,較好的社會地位以及相對不錯的薪水,但是換來的身心的自由。在這里,一個人選擇的能力就顯的比較重要,個人覺得無論做什么選擇,都肯定會為選擇而后悔,這個是人的天性,人的貪欲,關鍵是在於一旦做出選擇,就要有非常好的心態,做最壞的打算以及最好的准備。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對於個人的選擇一定要順勢而為,至少我覺得隨着社會越來越互聯化,越來越多的工作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協作完成。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雇用自己需要的專業化人才,而這些專業化人才也可通過網絡提供自己的知識技能,這是一種直接的方式,這些實現都不需要通過組織來實現,從而導致個體崛起的機會非常多。選擇穩定以及選擇自由,是一個價值觀的體現,也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自由的代價就是風險,穩定的代價失去自由。選擇金字塔的頂端還是選擇一小片樹林,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