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當下是個熱門領域,我也談談自己自己的看法。
如有感覺不當的地方,敬請略過。
首先說下可穿戴設備的設計,然后說下誰來做更合適。
可穿戴設備目前市場上主要有:智能眼睛和智能手表
在這里不可不佩服谷歌的眼光和魄力,不靠防御和復制來壯大自己,而是對未來的探索。
不可否認,可穿戴設備也是未來的趨勢,科幻片中出現的很多場景未來也會實現。
智能手表的作用大多廠商定義為對人體健康狀態的檢測和手機功能的復制。筆者對此感覺並沒有多大的創新和意義。
而智能眼睛的則不同,我們知道人對世界的感知主要是視覺、聽覺,表達方式主要是說話。而眼睛離人的耳朵、眼睛和嘴巴最近,這樣的設備實現的功能會讓人更方便,比如我要打電話給老陳,普通情況下我要掏出手機,解鎖,找到老李,點擊撥通,放到耳邊等待。而智能眼睛可以實現,一句話,打電話給老李,實現所有過程。並且等待的時間還可以空出兩只手做別的事情,不會像平時看着手機上的等待圖標發呆。
提起智能眼鏡的使用,不得不提它的喚醒機制,手機的喚醒是屏幕開鎖。
眼鏡的很多操作是語音控制的,如果用語音喚醒,需要隨時處於待機錄入狀態。理論上可以實現,不過感覺好像哪一點兒很別扭。
如果用眨眼睛,連續兩次眨眼,開啟,有點像鼠標雙擊操作。需要眼鏡上有攝像頭隨時監控功能。也不是最佳的方案。
如果用觸摸式的按鍵,放到眼鏡腿兒的外側,每次啟動時做一個捏眼鏡的動作,好像也挺酷。
可能還有更多的方式,歡迎各位探討。
人們每天從口袋從掏手機的頻率很高。
另外現在人們帶眼鏡,一方面是因為視力,一方面也是因為時尚。
前期可以理解為開發一種眼鏡式的藍牙耳機,復雜的功能還是在手機上實現。
智能眼睛主要解決場景式的問題,用語音控制來使用手機。
帶上后不僅可以接打電話,還能及時收到:
QQ的新消息,微信的新消息,朋友圈的動態,以及QQ郵箱的消息。
如果有新消息,說“收到”,直接播放語音。如果是文字,用語音合成功能提示內容。
功能擴展:
還可以增加語音軟件類的功能,比如帶着眼鏡說
“搜索移動互聯網” 從搜索引擎檢索結果。
“今天天氣” 播報天氣,也可以在早上剛帶上眼睛的時候提示天氣,有點類似QQ彈窗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一遍走路一遍聽新聞。
“講笑話” 無聊時打發時間
“買牛奶花了 10 塊” 自動記帳。
“下午兩點提醒我開會” 到點自動通過眼鏡的耳機提醒。
不可不說的另外一個思路。就是開放。
實現再多的功能,一個團隊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讓其他應用軟件的開發商加入進來,共享可穿戴設備的好處。
比如 攜程網 加入后,可以提供一套用眼鏡訂酒店的功能。
其他的還有更多的機會。
主要優勢:
更加的隨時隨地,因為離人的五官最近,交互性方面可以做到更方便,更及時。
信號輻射更小,並且用藍牙耳機的無線信號輻射要遠遠小於直接用手機的。
硬件外觀方面:
在眼鏡框的下面設置一個聽筒,因為這個地方離人的嘴巴最近。
在眼鏡腿兒的靠近耳朵的地方設置一個耳機,因為這個地方離人的耳朵最近。
有人會問耳機不塞到耳朵里,怎么聽到聲音的?其實我們打電話的時候聽筒也是跟耳朵有一定的距離。
只要接近,就可以聽到聲音。
另外如果在眼鏡腿兒的地方放一個可折疊的耳機,也可以讓耳機更接近耳朵。
如下圖:
硬件可以擴展的方面。
增加谷歌眼鏡的顯示器功能,可以從眼鏡中看到更寬闊的顯示屏幕,來顯示手機上更高清的畫面。
增加近視眼鏡的鏡片,近視的人如果接受,那就相當於真正的隨時在線。
增加太陽能電池板,像太陽能計算器一樣,可以達到更長的續航時間。並且眼鏡一般是外漏的,可以接收到光源的情況比較多。
女士頭發比較長的情況,可以考慮眼鏡跟發卡聯系到一塊,太陽能充電放到發卡上。
考慮到成本問題,可以暫時先把顯示器和太陽能充電的功能緩一緩。
增加方向傳感器,地圖應用中可以區分方向。
帶這種眼鏡說話會不會覺得很傻?
這個問題主要看硬件外殼的設計功底,如果設計的好,不僅不傻還更新潮。
為什么這樣的產品符合未來的發展?
科技的發展方向主要是讓人越來越方便,信息呈現到各個電腦和手機的現實屏上,而這樣的產品,直接呈現到人的聽力和視力的最近處。
這也可以讓可穿戴設備的作用發揮的更大。
這樣會不會收到更頻繁的騷擾信息?
這完全看產品的設計,也可以定時獲取信息,比如一個小時提示一次。提示信息有個前奏音,讓人更容易接受。
因為有些消息是用戶非常需要的,不僅不會覺得受到騷擾,反而讓人脫離低頭看手機的束縛。
下面來討論誰來做:
百度:
可以充分發揮搜索的作用,跟 百度 知心 項目不謀而合。主打語義識別。
騰訊:
可以和QQ、微信的對接,實現消息真正及時收到,及時回復。主打零距離社交。
淘寶:
如果眼鏡的顯示器功能加上,可以看到巨幅高清畫面的時候,做店鋪全景和360度商品展示,也不錯。
淘寶上已經有賣“頭盔式顯示器”,技術上應該是可以實現,只是成本會大幅提升。
小米:
充分發揮新產品的營銷能力以及硬件生產和控制能力,可與小米手機完美結合。主打硬件體驗。
360:
手機360衛士普及率這么高,並且是系統類的軟件,可以很好的與其他智能設備的硬件做對接。雖然罵名很多,但軟件體驗方面還是非常好的。
訊飛科大:
語音識別方面深耕多年的專家,在語音控制方面可以大顯手腳。如果能再多找到點市場的感覺會更好。
創業者:
大佬們的技術,其實也是大眾的技術,如果能前期整合技術,找准特定人群,單點突破。未嘗不是一種辦法。
如:
主打司機帶的眼鏡從方便打電話和地址查詢着手。
商務人士帶的眼睛從及時收發郵件和處理辦公事務為主。
移動互聯網、可穿戴設備都是一個多變的行業。任何的創新都有可能在瞬間風靡全國。
機會屬於對趨勢把握准確的人。相信不久的將來可穿戴設備的競爭會像當下智能手機的競爭一樣激烈。
踩准節奏,把握未來。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