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教程中對比了數十種知名播放器,最終選定了VLC和MPlayer,那么這兩種誰更勝一籌呢? 我們來看一看射手播放器作者的評價。
自射手影音推出以來,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時間開始被代碼和各種Bug-Fix淹沒。埋頭在田里太久,常常會在一時之間忘記身處何方。所以偶爾上來透透氣,順便將一些經驗和心得與大家分享。
媒體播放工具,這里主要指視頻播放,因為要面臨龐大的兼容性和紛繁復雜的算法,從架構上看,能脫穎而出的體系屈指可數。大體來說業界主要有3大架構:MPC、MPlayer和VLC。這3大架構及其衍生品占領了90%的市場,凡是用戶能看到的免費媒體播放軟件,無一不是源自這3大架構。
MPC/HC架構
MPC(Media Player Classic)和它的后續者MPC-HC應該並列而說。MPC基於DirectShow架構,是Windows系統下元祖級別的播放器。包括KMP之流最早也就是抄來MPC的代碼再換個界面。MPCHC則在MPC的原作者Gabest漸漸退出開發后的繼承者,MPCHC有很多創新特性,包括開始融入ffmpeg和支持更多DirectX特性和DXVA等等。
優點:更直接的支持DXVA,對一些稀奇古怪的Windows平台上的格式可以通過調用第三方的Filter組件等,擁有更好的兼容性
缺點:有人說DirectShow是Windows中最難掌握的SDK,開發復雜;DirectShow允許第三方封裝的特點也讓兼容性和穩定性問題復雜化;第三方Filter出現異常時非常難以分析處理,更難以復用;
射手播放器的架構主要來自MPC-HC,但更多的融合了FFmpeg的優勢,對DirectShow Filter進行了多處改寫,大大加強了對ffmpeg的利用,提高了解碼穩定性,同時擴展了解碼能力和兼容性。
mplayer架構
如果說MPC是Windows上的元祖,那么mplayer就是linux上媒體播放的元祖了。mplayer使用ffmpeg作為解碼核心,也是與ffmpeg結合最緊密的項目,ffmpeg的代碼就是由mplayer來host,開發者群也有非常大的交集。借助linux開發/使用者的強大實力,mplayer建立了要比DirectShow穩定的多的工作流程。超越ffmpeg本身的功能外,后來又通過反向工程使之可以調用Windows上的DirectShow Filter DLL,讓mplayer架構越來越吸引人,成為兼具穩定性和性能的優秀作品。
優點:穩定,兼容性也可以說相當不錯
缺點:代碼結構不清晰;純C語言開發,難於閱讀;顯卡硬件加速還需要越過更多障礙
VLC架構
VLC是個后起之秀,開發速度的進展可以說是一只奇葩。雖然同樣基於ffmpeg,但可能是相對於“左三年右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mplayer架構來說,VLC的架構在設計之初就很好的考慮到模塊化開發,所以使它更吸引年輕的開發人員。成為近年發展非常快的架構。
優點:穩定,兼容性也可以說相當不錯
缺點:純C語言開發,難於閱讀;硬件加速略有障礙
很多人都會發現,3大架構中都可以看到ffmpeg的名字。 說起ffmpeg,那真是”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One Ring to find them, One Ring to bring them all“ 。在#ffmpeg有人和我說過,想不用ffmpeg去寫媒體播放器,就像是造汽車而不用車輪。但是ffmpeg本身僅作為命令行工具或類庫(常見的如libavcodec)出現。終端用戶很少能直接接觸到ffmpeg,所以知名度也較小。ffmpeg的詳細架構,下次有時間時再續……
*注1:所有優缺點均僅針對架構本身而言
*注2:文中觀點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媒體播放工具,這里主要指視頻播放,因為要面臨龐大的兼容性和紛繁復雜的算法,從架構上看,能脫穎而出的體系屈指可數。大體來說業界主要有3大架構:MPC、MPlayer和VLC。這3大架構及其衍生品占領了90%的市場,凡是用戶能看到的免費媒體播放軟件,無一不是源自這3大架構。
MPC/HC架構
MPC(Media Player Classic)和它的后續者MPC-HC應該並列而說。MPC基於DirectShow架構,是Windows系統下元祖級別的播放器。包括KMP之流最早也就是抄來MPC的代碼再換個界面。MPCHC則在MPC的原作者Gabest漸漸退出開發后的繼承者,MPCHC有很多創新特性,包括開始融入ffmpeg和支持更多DirectX特性和DXVA等等。

優點:更直接的支持DXVA,對一些稀奇古怪的Windows平台上的格式可以通過調用第三方的Filter組件等,擁有更好的兼容性
缺點:有人說DirectShow是Windows中最難掌握的SDK,開發復雜;DirectShow允許第三方封裝的特點也讓兼容性和穩定性問題復雜化;第三方Filter出現異常時非常難以分析處理,更難以復用;
射手播放器的架構主要來自MPC-HC,但更多的融合了FFmpeg的優勢,對DirectShow Filter進行了多處改寫,大大加強了對ffmpeg的利用,提高了解碼穩定性,同時擴展了解碼能力和兼容性。
mplayer架構
如果說MPC是Windows上的元祖,那么mplayer就是linux上媒體播放的元祖了。mplayer使用ffmpeg作為解碼核心,也是與ffmpeg結合最緊密的項目,ffmpeg的代碼就是由mplayer來host,開發者群也有非常大的交集。借助linux開發/使用者的強大實力,mplayer建立了要比DirectShow穩定的多的工作流程。超越ffmpeg本身的功能外,后來又通過反向工程使之可以調用Windows上的DirectShow Filter DLL,讓mplayer架構越來越吸引人,成為兼具穩定性和性能的優秀作品。

優點:穩定,兼容性也可以說相當不錯
缺點:代碼結構不清晰;純C語言開發,難於閱讀;顯卡硬件加速還需要越過更多障礙
VLC架構
VLC是個后起之秀,開發速度的進展可以說是一只奇葩。雖然同樣基於ffmpeg,但可能是相對於“左三年右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mplayer架構來說,VLC的架構在設計之初就很好的考慮到模塊化開發,所以使它更吸引年輕的開發人員。成為近年發展非常快的架構。

優點:穩定,兼容性也可以說相當不錯
缺點:純C語言開發,難於閱讀;硬件加速略有障礙
很多人都會發現,3大架構中都可以看到ffmpeg的名字。 說起ffmpeg,那真是”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One Ring to find them, One Ring to bring them all“ 。在#ffmpeg有人和我說過,想不用ffmpeg去寫媒體播放器,就像是造汽車而不用車輪。但是ffmpeg本身僅作為命令行工具或類庫(常見的如libavcodec)出現。終端用戶很少能直接接觸到ffmpeg,所以知名度也較小。ffmpeg的詳細架構,下次有時間時再續……
*注1:所有優缺點均僅針對架構本身而言
*注2:文中觀點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射手播放器也是非常有名的開源播放器,其作者的文章當然也是非常專業、權威的。
可以發現VLC的架構是最好的,而Mplayer是縫縫補補又三年,雖然VLC的缺點是難於閱讀,硬件加速略有障礙,但MPlayer更碩。所以發現沈大大也是比較欣賞VLC的。
另外沈大大說到了ffmpeg是魔戒中的王者,可見ffmpeg是視頻界的亞當,Alberl在第一個教程中就折騰了ffmpeg,還真是自找罪受啊o(╯□╰)o
當然了,兩年前Alberl折騰ffmpeg的時候就保存了兩百多篇網頁,也是對VLC、MPlayer有所了解的,當時好像也是對VLC印象較好,MPlayer在linux下貌似反應更好。然后Alberl對VLC那一個皮膚設計器很是崇拜, 所以Alberl決定就用VLC啦。
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Alberl早就選定VLC了,這兩篇文章都是立牌坊啦,不就是做個播放器嗎,至於嘛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