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分析技術:確定系統邊界


  確定系統邊界非常重要,是使用用例技術的基礎,小記下!

  首先讓我們定義一下經常在項目中用到的術語。系統是指你打算開發的任何事物,他可能是軟件、硬件或者過程;項目是指為了建立一個系統而做的所有事情,包括指定計划、安排進度以及歸檔等。
  在項目描述以及風險分析后我們需要做的是確定系統邊界,那么如何才能確定系統邊界?
  系統邊界通俗點來說就是將項目分割成系統內的和系統外的,系統內的在以后的項目進展中我們必須為創建他們而投入大量的精力,系統外的我們不需要創建,但是需要我們考慮與他們的接口。若要將系統外的事物進行划分,那么系統外部大致可以分為我們產品將要面對的使用者(人),以及為外部別的系統提供的服務(其他的軟件),數據存儲,硬件設備,以及網絡等等,這些都是不需要我們去創建的,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他們甚至以他們為中心來分析我們的系統內部該做些什么。

  通常我們將系統外部與系統內部交互的的事物統稱為執行者,執行者是同系統交互的所有事物,執行者總是在我的系統之外,從來就不是我的系統的一部分,每一個執行者都對應一種特定的角色,每一個系統之外的實體對應多種執行者,就好比一個人在系統中他會有多種角色一樣,又或者幾個人可以用一個執行者來表示,因為他們對於系統來講屬於同一個的角色。
  如何尋找系統的執行者?只要能回答一下幾個問題,我想系統的執行者大體上也就找到差不多了。
    誰使用這個系統?
    誰安裝系統?
    誰啟動系統?
    誰維護系統?
    誰關閉系統?
    哪些其他的系統使用這個系統?
    誰從這個系統獲取信息?
    誰為這個系統提供信息?
    是否有事情自動在預計的時間發生?

1、找出系統有什么;系統外有什么;確定項目規模,定義要創建系統那些部分。
2、通過確定執行者和用例來確定系統邊界。
3、確定執行者:誰使用這個系統,誰安裝這個系統,誰啟動這個系統,誰維護這個系統,誰關閉這個系統,那些系統使用這個系統,誰從這個系統獲取信息,系統為誰提供信息,是否有事情在預計時間自動發生?.....提問的方式最好針對參與者的目標。因為用例建模的觀點就是尋找特定參與者及其目標。
4、確定執行者使用的用例:
5、用例是一種系統執行的一系列活動,執行者執行它產生一種可估量(量化)的結果。什么樣子才是可量化?一般指用例執行后的結果是具有持久性,穩定性的數據。
6、確定用例:執行者希望系統提供什么樣功能?系統存儲,創建,更新或刪除什么信息?系統是否需要把自身的狀態變化通知給執行者?系統必須知道哪些外部的事件?執行者怎樣通知系統這些事件?
7、言簡意駭的描述執行者和用例。
8、發現新需求問一些問題:
這些需求是必須的?是系統邏輯上必須完成的嗎?是否會影響到風險分析?需求是否能被現有的執行者處理?是客戶希望的系統能做的嗎?會使產品在市場上變得與眾不同嗎?
9、系統邊界確定后必須確定項目 范圍:划分系統需求的優先級,確定預算。

 

采用問問題方式非常棒,就像小學時老師教我們寫文章樣的,新手照葫蘆畫瓢問自己總能寫出好文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四者的出現排序......幾句話,作文一直到高考都是拿高分。

 

晃到一些感覺:就像找個人幫忙,不僅用例分析時把系統當作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和他對話,而且我們在代碼編寫使用設計模式的時候也可以使用找人幫忙。這種心理模擬似乎不錯,哈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