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購買來一台二手筆記本。型號是:Dell Latitude D520。回來之后就裝上來Ubuntu12.04,開始是安裝的UbuntuKylin 13.04。不知道是機器配置不行,還是本身系統有點卡。所以還是切換到12.04,這個版本之前自己用過,感覺速度還不算,而已自己也比較熟悉。
使用U盤安裝其實很簡單,按照步驟一步一步來。應該問題不是很大,當然安裝ubuntu,估計如果系統對驅動支持的不好,那非常麻煩。不過好在自己的筆記本都比較老,最新的系統都能正常支持。支持不好的硬件應該:顯卡,網卡和無線網卡,觸摸板和鼠標。其實昨天晚上第一次安裝完成時,我的鼠標就無法工作。但是我在安裝的過程中還是可以使用的。估計是電腦連成無線網絡之后,我覺得會下載更新很久,我就在安裝過程點了一下”skip”造成的。
因為是老機器,所以硬盤就只有80G。下面主要談談如何在安裝linux過程中,對硬盤進行分區。因為我們很多人都習慣使用windows。但是linux安裝分區和windows還是有一些差異。
在linux中,給某個目錄指定分區的操作,稱之為:掛載。
選擇安裝類型一般有三種:
1.安裝全新的Ubuntu系統,會刪除硬盤本身有的系統
2.和硬盤其他共存
3.其他選項。這個其實主要作用是用來分區。
估計大家看到/dev/sda1,/dev/sda2等。dev是device的縮寫。Sd:store device。a表明是計算機上的第一塊硬盤。1是表明第一分區。比如我的計算機就有一下幾個分區:
/dev/sda1
/dev/sda5
/dev/sda6
/dev/sda7
我也不知道的2-4分區哪去了。如果你的電腦安裝來xp或者windows 7。就有可能是在那幾個分區的一個上面。和windows系統一樣,ubuntu也分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好像ubuntu本身不區分安裝在主分區還是邏輯分區上。所以可以使用默認的選擇。
一般安裝建議分3個區,當然系統會自動分為2個區。一個是分區用來掛載“/”根目錄。另外會用來掛載交換分區。我的安裝默認是使用1.5G大小來做交換分區。其實最好可以分一個去用來掛載“/home”,也就是常說的“家目錄”。這樣下次重裝linux系統,把/home掛載到相同的分區上,而已不格式化它。
那重新安裝之后,存在家目錄里面的文檔和軟件配置信息都在那里。非常的方便,不過重裝linux可能性都比較小。
參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