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trello管理你的項目


最近因為需要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項目管理軟件. 一番搜索之后發現大部分的項目管理軟件都非常重, 光看着界面就能讓人退避三舍. 后來就在快要放棄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款名叫trello的項目管理軟件

(實際上它並不是針對項目管理來設計的, 它還能干更多的事情, 我們后面會講到). 試用下來, 感覺兩個字, very good~

 

基本定義

trello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他人協同使用。選着前者時,你可以將trello理解為chrome應用商店中那些數不清的productive tools中的一員。你可以使用它來記錄一天的to-do list,可以記錄誕生於

某個瞬間的你那天才般的想法(如果轉瞬即逝的話 :));而當選擇后者時,trello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化協作軟件。如果你使用過Basecamp,Redmine進行項目管理,又或者用google doc進行過

多人協同工作的話應該很好理解協作這個概念。trello與之類似,不過它還有着自己最強有力的優點,就是簡單!

 

基本概念

trello中需要你掌握的概念非常少。核心的就只有三個:

1. board

2. list

3. card

其中,一個或多個的card構成了我們的list,而一個或多個list又構成了board。在trello中,一切都是圍繞這三樣東西來的。把board想象成一塊黑板吧,你可以在黑板上貼上無數的黃色便簽,而每張便簽

上面都羅列了一個或者多個想要完成的事情。像下面這幅圖一樣:

在圖中,整個畫面就是我們的一個board,左上角是這塊board的名字。下面那一個個縱向排列的白色矩形自然就是list了。list上又有一個個card,而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些card身上。card能夠承載的信息量很大,一個card通常描述了一個任務,而參與到這個任務中來的成員可以通過這個card緊密聯系起來。人們可以在這個card上展開討論,注上自己的評論,標記這個card的狀態,設定card的due date等等。這樣每次當我們進入一個board的時候,整個項目的活動情況便通過這些card如實的反應出來。恩,大概就是這樣。

注意到trello這三個核心概念的名字了嗎,注意到這些名字是非常抽象的嗎(大家都是程序員,抽象應該是家常便飯了)?這便是我要講的第二個關於trello的優點了,它是process-agnostic(過程無關的)。

事實上正是由於這些核心概念是具體項目無關的,所以,trello並不會像它的老大哥們那樣懷揣着無數多的為了項目管理而管理的流程,檢查點之類的東西,它並沒有自己的內建流程。相反的,你可以按照自己項目的需求來設計整個工作流。

 

基本使用

上面提到了trello是流程無關的,那么當我們需要用使用它來管理我們的項目時應該怎么做呢?第一步當然是對我們的項目進行建模了,使用trello提供的“原語”(board,list,card)對我們的項目流程進行建

模。你可能感覺有點暈乎不知道從何下手,沒關系,好在開發trello的小組自己將他們的開發board公布了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參考,相當於一個標准實踐了。(注意是標准實踐不是最佳實踐 :) )目前作為一個項目管理的話,大家比較常用的就是這個trello開發團隊使用的工作流模板了,像下面這幅圖展示的那樣:

能看到一個名為trello development的board中,一個card從最左邊的list到最右邊的(ideas, known issues, next up, in progress, testing等等),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這是一種建模自自項目的方法,但並不是唯一一種,根據自己項目的特殊性你可以有自己的workflow,自己的“生命周期”。

 

經驗分享

下面這兩張圖是我自己的項目模型:

 

第一張中那些以template打頭的board其實是一個“基類”。原因很簡單,你可能會有很多項目要進行管理的對不啦,那每次都重復的添加一些board當然麻煩的。好在trello為我們提供了“copy board...”功能。於是就能像使用類的繼承一樣,每次要建立新項目board的時候從“基類”copy一個過來就搞定了。第二張嘛,能夠發現其實還是跟trello開發團隊的模型大同小異的 :)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可能使用trello唯一的難點就在這里了。因為它太靈活了,它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框架,具體如何去使用全部是由我們自己來定義的。換句話說,100個項目幾乎就會有100種不同的建模方式,每個項目都會有自己的特點。如何分組這些board,如何定義每一個list,如何為每個list添加card,每個card的粒度到底多粗多細。。。這些,只有在使用中自己去慢慢體會了。

關於trello的使用還有很多小的細節(比如label的使用,timer的使用等等),讓人驚喜的trick等待你去發掘。我剛接觸了兩天時間不到,能夠給大家分享的也就這么多了。也許可以搞一個公共的board,大家一起在上面分享使用經驗也不一定,how meta! :)

 

參考

trello官網:https://trello.com/

 

ps: 剛才想要做點小測試,結果發現偉大的[嗶——]又開始躁動了,好吧,可能這個也算是trello的一個缺點吧,誰讓它出生地在國外呢 X﹏X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