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看着全幅的鏡子,愣了一下。半袖圓領,寬松的運動褲,整個短發,帶着右上角的一小撮明顯是被睡覺壓直的頭發,勾勒出的方形的發型,兩眼直盯盯的,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實際上是在放空神游。我想如果再加上小黑邊框眼鏡,這或許就是教科書版的程序員的樣子了。什么職業就該有什么樣的外在,原因不在於職業所要求的,而是職業營造的環境所熏陶的。我明白了,在程序員這條康庄大道上,我正在昂首闊步走着。。。
走着歸走着,總歸是會有一天想知道下是為什么要這么走着,以及怎么走更好的吧。我想,如果想好了這些問題,倘若還能繼續走着,恭喜你,你今后是不會再被這樣的困擾打擾了。如果從來就沒想過這些問題,那么要不你就寄希望於及到老死,你不會想起問自己這樣的問題,要么你總歸是要停下來思考的。
程序員和產品
程序員做着公司的項目,拿着公司的薪水。天經地義,於情於理。然后呢?
一個公司的工種會分好多種,有產品經理,運營,測試,開發等。國內的公司大都是產品經理作為產品項目的主線(請不要拿google啥的公司做比較,那種比較就相當於一個3歲小孩在羡慕當值壯年一樣)。
當一個項目開始進入概念設計階段的時候,程序員一般是沒啥發言權的,這個時候是產品經理的天下,據說最流行的是頭腦風暴。而后是進入產品細節設計階段,這個時候會有產品經理,UI,UE等人員介入。在這個階段,有些公司會給予開發程序員一些話語權了,主要也是需要程序員考慮到實現的可行性。
下面是開發階段了,這個階段就完全是程序員的天下了。但其實,大都是這么個情境:產品經理問,-- 這個頁面什么時候能開發完?2天?不行,時間縮短些吧。1天。-- 好的,一天就一天。后來發現,這個具體的實現起來好像還有些復雜,需要加班搞了。有些有良心的產品經理也會陪你加班加點,於是程序員和產品經理就有了深厚的革命基情。
開發完成后,進入測試,測試階段需要測試人員+開發人員。測試人員測試也經常需要加班加點,而且測試的人員往往會比產品經理的IT知識懂的多些,於是呢?測試人員和開發人員的共通語言更多,所以開發和測試的革命感情較之開發和產品的組合更黃金些。以至於很多的你開發來我測試的夫妻店組合層出不窮。而后的運營,推廣,客服,和程序員是半毛錢關系沒有了。最多是做些技術支持和bug調試了。
至此問個問題:產品到底是誰的呢?
每個工種都是公司的螺絲釘,多好。總讓我想到一些什么呢?對了,富士康。對,就是那個有名的垂直落體。每個人都是生產線上的一個環節,大家“共同”的努力結果是產品。但是實際上呢?上面的各個工種,產品經理才是最有發言權的。而這個工種,是被程序員們背地里詬病最多的一個。再我看來,只有產品經理才對產品付出的最多,從最開始的設計,到最后的運營。根據付出和感情的正比關系,它們是對產品最有感情的人。其實,它們是最不應該被詬病的人,至少是最不該詬病的工種。
程序員對產品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在過往的幾家公司呆過之后,深刻體會到一點,大多程序員已經對產品沒有感情了。我們不會把產品當做是我們的孩子一樣呵護。原因是什么呢?親眼見過你花兩個月做的一個項目由於公司的決策,直接砍掉,所有人員分配到其他部門。也親眼見過一個已經維護了很久的團隊,由於決策的問題,直接換血換人。這些東西,於決策層,無可厚非,是正確的。但是於感情上,相當於是將一個已經養育成年的孩子謀殺或者假手他人。於程序員的個人觀,是毀滅的。公司的項目是公司的,產品是公司的,我只是打工而已。這樣的想法自然出現,於道理於人性,合理。於是,成為現實,大多數程序員已經對產品沒有感情了。於是程序員天天的緊張、繁忙,在口頭嚷嚷着為用戶服務的時候實質已經變味,實際只是為自己的工作飯碗服務罷了。
其實環望一下,運營,客服,甚至於產品,有多少是把產品當做自己的產品在做呢?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技術其實是很幸運的了。因為程序員大都在處理業務的同時也在耕耘着一份技術的農田,在這里,才能真真感受到山泉,和有點甜。
所以說,倘若有剛畢業的人問我選擇什么樣的公司最為重要,至少以我目前的觀感來說,選擇一個穩定的,有技術成長的公司最為重要。這也是我對技術選擇外包公司深惡痛絕的理由。
程序員和技術
技術至上,是沒錯的。但是至上到極端,或許就是我們程序員的又一個通病了。對於那些不懂或者不如自己的那些人來討論問題,往往就有人擺出一份高傲的態度和姿勢。技術已經是把一天的24小時進一半奉獻了在了與人隔絕的時空中了,如果再喪失與人交流的機會和能力,我想這該是可悲的吧。人有千面,以一面判斷人的黑白實在是太迂腐了。每個人都有閃光的地方,從這個理由來說,看不起一個人實際上是等同於你沒有能力看到別人的閃光點。
自卑到極致也是一個通病。我對自己的技術沒有信心,不敢對外展示我所知道的。怕丟臉,怕被人看不起。寫篇技術文章害怕被別人說這么點水平也好意思寫。於是乎,成長很容易在這種心態下被自己掐住脖子扼殺。
其實有一點我覺得很奇怪,程序是讓世界更加美好的一個事物,它應該是一個以節省勞動力為目的的技術。理論上來說,程序員應該是越來越少的一個職業,但是現今望去,多是程序員已經成為了勞動密集型的工種了。大多的程序員的工作已經和裝輪子,卸輪子沒啥區別了。
這樣的現狀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們程序員還不夠對程序精進嗎?還是我們實際上沒能力改變呢?我們的目標不要大到改變世界,或許我們只要能改變自己的環境就很好了?這個事情,我們能做得到嗎?
后記
想想我們程序員還很喜歡自嘲,微博上發散信息並且捎帶些幽默自我諷刺的段子大都是程序員發的。
文章寫到的毛病在自己身上都找得到,思考的過程有點像手撕貼在傷疤上的人皮面具一樣。沒事,等頭腦緩過來,我再貼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