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以結果為導向


和朋友產生了一個爭論,就是以結果為導向到底對不對,我的第一反應是不對的,因為我覺得這意味着最有權力的人與要做的事情進行了一個剝離,讓具體執行人承擔風險,而這個最權力的就不需要(不做事的人是不會犯錯的,而做的越多的人可能錯的也越多,我覺得最有權力的人應該參與到這個事情的決策中,以他的權力為做錯的事情進行挽回,而不僅僅是問責)朋友舉了個例子說明他的觀點,如果他是老板而且快要餓死了,派兩個人出去找食物,B找到了食物那么B是有結果的,A沒有找到所以A是沒有結果的,所以B對他更有價值。
 
這個例子或許有些道理,但是不能說服我,我基於這個例子進行了反駁,假定這個老板不是快餓死,而是得了一種病,只能吃干凈的食物,而他又活在一個到處是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胺的環境里(大家懂的,這不完全是假設),讓他手下員工出去買干凈的食物,那么A走了一圈,找到的食物都是污染的,所以A只能回來報告沒有,B也是同樣的情況,但是因為老板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找到這個事情太重要了,所以B就找了一個看起來沒有問題的食物給老板(老板死不死就看命吧,不死當然可以提拔,死了還咋問責),那么我反問,結果真的那么重要嗎?
 
朋友不認同,說就沒有其他可能性嗎?也許有人出去看了一圈,把可能是干凈的食物買回來,同時告知可能是干凈的,且把這人稱呼為C吧,那么我問A,B,C三人他會獎勵誰?

他說A肯定不行,沒有結果,靠邊站,B也不行,C可以獎勵
 
我問,你不覺得A和C其實是一類人嗎?A和C的差異只是C的運氣比A好一些而已,C如果發現食物都肯定是污染的,還會買回來嗎?朋友不認可,我大笑,你還真有做昏君的潛力,假如你是皇帝,手下派出A,B,C三位將軍打仗,A拼死抵抗最終全軍覆沒,B看見敵軍太生猛,派了手下和敵人搭成協議,假意不敵,故意打了敗仗而回,但是沒死很多人,C呢也是不敵對方,但是保存殘部退回來,你是皇帝咋處理,他說肯定處理A因為他打仗不行,B,C沒想好
 
我說,那么以后C也會變成B的,因為C看A死那么慘,誰還拼死抵抗啊,朋友語塞,強辯到就沒有其他人嗎?我說其他人也都會變成B的,不獎勵忠臣就是鼓勵奸臣,沒聽說過皇帝應該近君子而遠小人嗎?再說國有錚臣不亡其國,家有錚子不亡其家,處理死戰的將軍,你說你不亡國天理也不容啊
 
 
其實這個事情應該問,到底是因為敵人太強絕無勝的可能,還是有勝的機會? 就好像沒有結果,要么是事情真的太復雜,給的資源不夠,要么是人不行,(比如我這樣的--!)秦國統一六國之前打了長平之戰,坑殺趙國四十萬人,之前的主帥是老將廉頗,一直堅守不戰,秦國的后勤扛不住就使了反間計,造謠廉頗怕了秦軍雲雲,結果趙王換了只能談兵不能打仗的趙括,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公司,應該也是不承認資源的問題,出了問題,執行人負責,領導是不會錯的,其實如果真的是資源有問題,把領導放到那個位置上只怕結果也是一樣的
 
 
回到公司的角度,朋友說如果我簽了一個合同,規定的實踐不能交付產品怎么辦?這個就是沒有結果,沒有結果公司就要死,那我則反問,如果不強調代碼質量,交付給客戶,客戶會覺得真的好用嗎?朋友說,不管,反正錢已經收回來了,我反問:你到底是要掙客戶錢還是要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有理想的公司,都是以讓世界更美好為理念的,財富只不過是一個副產品而已
 
因為我們追求的是給客戶更好的產品,所以我們會追求更好的代碼,因為更好的代碼更容易發現錯誤,更容易閱讀,更容易修改,所以更容易產出好的產品。
 
總結,本人不喜歡結果為導向的原因
1. 具體執行人承擔了太大的風險(因為軟件項目的開發周期初期都是估不准的,一旦老大讓你估了這個周期,就會要求你按這個周期開發,一旦不能完成,就是無盡的加班,相信大家懂的)
2. 以結果為導向,就是鼓勵大家,只要能混的過去, 不必追求產品或代碼的卓越(反正你不管過程,寫的好沒有獎勵,寫的壞也沒懲罰,而且我不相信以結果為導向的公司會仔細檢查代碼,只要代碼沒爛到讓軟件不穩定,一般還是得過且過)
3. 從長期看對公司是不利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