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V
移動平均法能夠使管理當局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而且計算出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標准成本法的按標准價格計價存貨,可以簡化會計處理工作,有利於考核部門業績。但二者在收發貨比較頻繁的企業,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工作。ERP系統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使這方面已經不成問題,在ERP系統運做中,許多模塊的多數功能都涉及到物料的移動及計價,系統將他們有機的整合在一起,並生成物料憑證和會計憑證。物料憑證反映每種物料的移動數量、方向時間及操作員;而財務憑證反映的是每種物料數量和價格的變化。根據這些憑證可以跟蹤和分析每一筆物料的移動變化記錄。
ERP系統中,存貨的計價方法主要控制在物料主數據內。物料主數據(Material Master Data)包括基本數據部分(Basic Data)、采購部分(Purchasing)、MRP部分、會計部分(Accounting)及成本部分(Costing)。在建立每一種物料時,會計部分可設定選用移動平均價格(Moving Average Price)還是用計划/標准價格(Standard Price)計價。選擇相應的方法后,如果該物料已經有歷史記錄,在會計部分還可以顯示該物料的單價和庫存。
移動平均法在系統收貨及收發票中的計價過程:
1.當采購主管在SAP中建立采購訂單時,首先要估計(Accrual)每一種物料的價格、運費及雜費。系統根據采購數量計算出總價值。
2.收貨時,根據實際收貨數量錄入系統,系統依據采購訂單價格計算出采購物料的總價值。下面舉例說明這一過程。
收貨過程
上期庫存數量為:100PC,移動平均價為2.庫存金額為2*100=200.
本期PO收貨為:100PC ,單價為:2.4,移動平均價為2.2.庫存金額為:2.2*200=440.
對就PO收貨會計分錄:借:原材料 240 貸:暫估應付 240
●?在物料憑證中反映為原料庫物料增加。
● 在會計憑證中一方面反映存貨中該種物料的數量及金額增加,另一方面反映暫估應付賬款的增加。暫估應付款(GR/IR)是資產負債表中的可抵消科目。
● 移動平均價格被重新計算。
計算過程為:
New M.A.P=(100x2.00+100x2.40)/(100+100)=2.20
3.當收到供應商提供的發票后,首先檢查發票中的物料數量與系統中收貨的數量是否一致。確認無誤后錄入系統。
收發票過程?
發票數量:100,單價:2.2.
會計分錄:借:暫估應付 240? 貸:應付帳款 220, 貸:原材料 20
●系統會重新計算存貨總價值。如果估計的價格大於發票價格,其差額系統會依據訂單沖減庫存中物料的價值;反之,該差異會被分配到庫存中的物料價值中。
●暫估應付賬款科目被抵消和清除。
●依據發票金額,系統將該筆貨款傳送到應付賬款模塊。
●依據發票價格,移動平均價格重新被計算。
計算過程為:
New M.A.P=(100x2.00+100x2.20)/(100+100)=2.10
標准價格S 移動平均價V
如果物料價格控制方式為 S
migo 收貨時以標准價入庫,采購訂單價格與物料主數據價格差進入差異科目。發票校驗如果發票與采購訂單價格不一致 也進入差異科目。
如果物料價格控制方式為 V
migo 收貨時價格為采購訂單的價格,同時物料主數據價格更改 發票校驗,如有差異則更新庫存
S和V的最主要區別就是S一直以標准價計算。V則是實時的更新的
http://hi.baidu.com/chinasap/item/29f5199fbf435332336eeb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