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清楚了解團隊領導的核心職責,我們首先分析下組織角色和工作本質。
每個組織或者團隊(不是團體或團伙哦),基本都可以划分為三種角色:
- 領導層:組織頂層,如董事長,負責人,高級官員
- 管理層:包括領導型員工,如部門經理,中層經理,團隊領導者
- 一線員工:包括剛畢業的新進員工,沒有管理職的老員工
接下來我們再拆析下工作的“本質”。說白了,每一種工作都包括:
- 某種“原產品”
- 用於處理“原產品”的“流程”
- 產出的結果(產品)
比如我們IT開發工程師(碼農)的工作:
- “原產品”:開發工具、語言、技能,某種素材或資源等
- “流程”:開發流程(敏捷、CMMI等),設計文檔,開發規范等
- “產出”:代碼,系統或軟件
經過類似的拆析,結合上面的三種角色,我們就可得出下面這張圖:一個簡單的管理模型圖
管理者的“原產品”首先就是一線員工,再者就是這些員工采用的“流程”。
一個團隊的能量是正還是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者如何對“原產品”和“流程”進行研究或調整。直接地講,就是管理者決定了整個團隊環境的氛圍。如果管理者無視團隊成員的知識、技術及態度,而只糾結於瑣碎的事情上,挑剔成員的錯誤,就好比團隊上空的烏雲;相反,如果管理者關注團隊每一個成員的能力和特點,評估他們的效率,並據之給他們培訓、指導,就好比和煦陽光。這樣的環境,團隊的正能量最容易迸發出來。
為了讓團隊迸發出正能量,團隊領導(以下簡稱TL)必須先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之后熟知每個成員,再確保流程的通暢。
TL絕大多數是從一線員工走過來的,因此TL們普遍就對自己的核心職責區分的不太清楚。TL們很清楚一線員工的原產品和執行流程,提升為TL后,他們首先能改善,或者說最容易獲得成功的就是親自去做一線員工的工作。TL們都是熟練的、技藝高超的一線員工,做這些一線員工的工作當然是手到擒來。但這卻不是他們的核心職責,也同樣不是TL的領導提升他們為TL的主要原因。
PS:我自己之前就是如此做法,每次安排任務下去后,看着成員開發效率緩慢,反復折騰,debug半天就上火,時不時地親自操刀,雖然提高了效率,在交期內完成任務,但團隊成員們卻無所事事,他們既得不到成長、鍛煉,又讓自己累的半死,焦頭爛額,領導對自己也有些許微詞...不稱職的TL啊!
要了解什么時候扮演TL的角色,什么時候扮演一線員工的角色。不能過度控制細節,形成微觀管理。可以幫助成員,指導他們完成任務,但不能取代他們。
按照上圖我們拆析的:TL的核心職責就是“團隊成員”和其執行“流程”。
對於團隊成員,TL要熟知他們,知道他們每個人的能力,優缺點,進行合理安排。培訓你的團隊成員,評估他們的效率,必要時作出相應調整。如果把有才干的成員放到錯誤的崗位上,會降低整個團隊的效率。合理的崗位安排,適時的工作調整也是一種“流程”,或者說是確保“流程”通暢。
當你的領導看到你能夠培訓別人去做你做的事時,你在公司的價值就提高了,因為你正在復制你自己。你的領導希望你的團隊能夠運轉正常,而且不需要經常去“救火”,進而你可以有時間復制更多,更大的團隊。
擁有了正確方向,才能把事情做正確。
本文我們了解了TL的職責,那下篇再看TL最該做什么?
如何做才可打造出正能量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