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份入職,就看到同事的辦公桌上有一本叫“干法”的書籍,聽這個名字,就感覺講的是關於工作方面的內容。后來下班的時候,就翻開書來看了一 看,感覺還不錯,對人生和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一口氣把書看了一半。然后就丟在那里了,直到最近公司發了這本書,又重新復習了一遍,感覺半年前看 了,很多都忘記了,於是想到寫讀后感也算是一種備忘錄。下面我把書中的重點內容結合自己的想法闡述一下。
第一章, 磨練靈魂 提升心志。講的是我們為什么要工作?書中的觀點是:提升心志。我認為很有道理,工作同時能讓我們度過有價值的人生。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極度浮躁的社會,隨着 經濟的發展,房價的飆升,物價的上漲,我們擔心未來的同時產生的一種浮躁和恐懼的心里,坐立不安,很難靜下心來工作。很多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把工作當做 是資本家剝奪的工具,很多人的工作的觀念就是打工養家糊口,不思進取。然而在這個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時代里,很多人面臨被社會淘汰的困境,因為人生的價 值問題。所以要有好的心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有積極的投入到工作里。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中的困難年和挫折是人生的起 點,也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就我個人的言,我為什么要工作?我的回答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而工作。工作能造就人格,也能扭轉人 生,也可以激發智慧。努力工作能助你實現美好的人生,工作中我們必須每天反思,並認真、誠實的工作。全神貫注與自己的工作可以磨練靈魂,造就美好的心靈。
第 二章, 讓自己喜歡上從事的工作。將的是我們如何投入工作?首先,我們需要改變心態。作者為什么50年的時間里能夠一心一意的專注於工作呢?他的回答是:那是因為 我付出了努力,我讓自己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其實,就是一個興趣愛好問題,我們需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把工作中的事情當成興趣愛好來培養。沒有哪一個 人,天生下來就是喜歡某一件事的。后天的興趣需要我們專注某一領域和努力培養。比如做軟件開發的,其實剛開始我們剛開始什么都不知道,隨着不斷的學習,現 代社會問題的增多,很多問題需要軟件來解決,然而隨着我們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遇到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全力以赴,途中興趣也會慢慢增強,於是興 趣就培養起來了。做自己喜歡工作,無不是人生的一種享受,不給工資我都要干,給了工資我更加積極的干。
第三章, 以“高目標” 為動力。書中提到:工作要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我們的人生需要目標的指引,我們的工作同樣需要目標的指導,同時通過自我的努力,來實現目標,實現 人生的價值。目標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在實現目標的途中,我們還要認真思考,多總結、多反思。做每件事,我們都需要抱着實現目標的強烈願望,竭盡全力地去 做,始終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奔跑,並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公司有公司的目標和戰略,我們每個人也需要有,這樣才有不斷向前發展的希望。
第 四章, 持續就是力量。抓緊今天這一天,專心致志於一行一業,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干,人生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接觸豐碩的果實。當遇上難以克服的困難,認為“已 經不行了”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終點,而恰是重新開始的起點。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為“非凡”,每一秒積累成今天這一天,每一天積累為一周、一月、一 年、乃至人的一生。這和孔子所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很類似。就拿目前的工作來講,每天積累一個小的知 識點或經驗,人的一生中會積累多少的知識和經驗啊。每天閱讀1小時書籍,幾年后便可成為行業專家。關鍵不在多,貴在堅持。
第五章, 追求“完美主義”。這樣才能出色完成工作。這和最近公司發的“細節決定成敗”有點相似,要完成一個產品,99%的努力是不夠的,1%的差錯可能導致產品出 現問題,客戶不認可,導致公司財產損失。任何時候不允許出一點差錯,只有抱着完美主義的思想,我們才能出色的完成工作。“最佳”是同別人比較,比起來最 好,這是相對的價值觀。低水平中也有最佳。我們要“完美”。因為沒有東西可以超越完美。
第六章, “創造性”地工作。工作中需要創新,每天都要鑽研創新。創新多一個國家、企業乃至個人都需要十分重要的意思,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於做沒人敢做的 事,創新需要勇氣,更需要持續不斷毅力。如果每天工作墨守成規,不思改進,必將落后,久而久之被時代所淘汰。即使是平凡簡單的工作,只要不斷鑽研和創新, 也會帶來飛躍性的進步。在每天的工作中時刻思考“這樣做是否可行”帶着為什么的疑問,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持續不斷的對工作進行改善和改良,最終 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結束語: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投入極大的工作熱情,發揮自我最大的工作能力,再加上正確的思維方式,就能把工作做得最好,給出一個最好的工作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