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組裝配置屬於自己的台式機
現在電腦這么普及,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電腦,有的是台式機,有的是筆記本。很多朋友配台式機時都是直接去電腦城然后商家給配置方案或者找認識的朋友推薦一套配置方案,但是有些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形:配完電腦,拿回家玩兩天發現不適合自己(有的由於要打游戲,發現電腦帶不動)或者發現自己被商家給坑了,這時候就非常懊惱。因此給自己普及一點電腦硬件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好處的。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配置台式機時應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了解電腦的組成
在配電腦之前,需要了解一台完整的台式機需要哪些部件,主要包括下面這幾個部件:主板,CPU,顯卡,顯示器,電源,機箱,內存條,硬盤。
CPU、顯卡、內存條、硬盤是插在主板上的,電源用來給主板上的部件進行供電,CPU,主板,顯卡,內存條、硬盤、電源這幾個放在機箱中就構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主機。看下面的幾幅圖就知道什么是CPU,顯卡,內存條,硬盤,主板了。
上面這幅圖就是主板,主板上有很多插槽和卡槽,就是用來插內存條,CPU,顯卡以及硬盤的。
這張圖就是CPU,通常是一個方形的金屬塊。
這個就是顯卡,一般是長方形的並帶有風扇。
這種長方形的電路板就是內存條。
這種長方形的金屬塊是硬盤。
二.什么樣的電腦適合自己
在配置電腦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用這台電腦主要用來干什么,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打游戲,家用,辦公用,特殊專業領域用(當然發燒友這一類不在討論的范圍之內)。電腦的性能好壞主要取決於CPU和顯卡這兩個部件,因此需要謹慎選擇CPU和顯卡。
1)家用:如果是家用的話,比如看電影、上上網之類的,對配置要求不會太高,選擇一款入門的CPU和入門的顯卡即可(當然如果手頭寬裕的話也可以選擇好點的CPU和顯卡)。
2)打游戲:如果是打一般的游戲,比如魔獸爭霸,穿越火線這種的,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入門CPU和入門級的顯卡(指2009年之后生產的CPU和顯卡)都能應付;如果是打特效比較多的游戲,像魔獸世界,劍俠情緣這種大型網絡游戲,就需要選一款性能稍好的顯卡了,最好選擇一款中端顯卡就可以應付了;如果要打一些大型單機游戲,對顯卡的要求就特別高了,同時對CPU也有一定的要求,建議選擇一款中高端或者高端顯卡和一款好的CPU,否則在玩一些游戲時很容易發生卡頓的現象。因此,總的來說,如果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游戲,建議配一款稍微好點的顯卡,如果手頭寬裕,可以考慮選擇一款性能好的CPU。
3)辦公用:對於辦公用來說,時常需要在多任務之間切換,因此最好選擇一款多線程處理能力好的CPU,這樣在辦公的時候會感覺電腦流暢很多。
4)特殊專業領域用:某些專業領域特殊用的話,比如進行工程制圖或者圖形渲染的話,對整機性能要求就比較高了,因為它對CPU、顯卡以及顯示器都有要求,建議這三個部件選擇性能稍微好點的。
三.如果選擇硬件
在選擇硬件的時候,需要考慮硬件性能的好壞,自己可以從網上看一些商品評論比如中關村和京東商城,再者可以通過過觀察硬件的參數來判斷。
1.CPU:一般來說,決定CPU性能好壞的是其架構、一級緩存、二級緩存以及三級緩存。架構越好,緩存越大,CPU性能越好。目前來說,CPU都是多核多線程的,核越多,多任務處理能力越強,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看其架構。比如有的CPU是四核,但是它把兩個核封裝在一起形成兩個模塊,這種四核CPU是偽四核,實質上只能算是雙核。通常來說,決定CPU性能的好壞的因素強弱排序為:架構>核的數目>頻率>緩存。
CPU主要有兩種:Intel的CPU和AMD的CPU。相同性能的CPU,Intel的CPU價格要比AMD貴,但是AMD的CPU功耗控制沒有Intel的CPU好,如果手頭預算不多,建議選擇AMD的CPU,而手頭寬裕的話,建議選擇Intel的CPU。相比而言AMD 的CPU性價比較高。
2.主板:決定主板好壞的因素主要有芯片組、供電項數目、擴展能力、做工。對於主板,最重要的是穩定,其次是擴展能力,而其穩定性一般是由芯片組、供電和做工決定,通常來說供電項數目越多,做工越好,主板穩定性越好,擴展能力是指其接口的擴展能力,比如是否支持USB3.0,是否支持超頻等。因此可以認為決定一個主板性能好壞的因素強弱排序為:芯片組>供電項數目>做工>擴展能力。
目前主板有很多廠商在生產,主要有華碩、技嘉、華擎、映泰、微星這幾個廠商,如果要選購主板,最好在華碩、技嘉、華擎這幾個廠商生產的主板中選擇,映泰和微星可以考慮一下,其他的像七彩虹、梅捷等主板就不要考慮了。高端板子最好選擇華碩的,低中端主板最好選擇技嘉、華擎的。
3.顯卡:一般來說,決定顯卡性能好壞的因素主要有核心頻率、顯存頻率、顯存位寬、顯存大小、流處理器個數。起主要作用的顯存頻率、位寬以及核心頻率,其次是流處理器個數,顯存大小最不重要。
目前生產顯卡的廠商也有很多,顯卡有兩大品牌:Nvidia Geforce和ATI,就是通常所說的N卡和A卡。生產N卡比較好的廠商有華碩、影馳、訊景,生產A卡比較好的廠商有藍寶石、迪蘭恆進。相同性能情況下N卡價格要比A卡貴,A卡的性價比相對來說要高一點。
下面兩副圖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CPU和顯卡性能天梯排行:
CPU性能天梯排行(可能個別地方數據有偏差)
上面一副圖是目前市場上的CPU性能排行,大體是這個樣子的,可能個別地方數據有偏差。
對於Intel來說,主要有賽揚(Celeron)、奔騰(Pentinum)、酷睿2(Core2)、酷睿i(Core i)這三個系列,賽揚系列以低端產品為主,奔騰系列以低端和低中端產品為主,Core2以低端和中低端產品為主,Core i系列以中端和高端產品為主。總的來說,性能強弱為賽揚<奔騰<酷睿2<酷睿 i。但是不是絕對的,還要看該系列的產品是第幾代的,比如酷睿2系列的CPU不一定就絕對地比奔騰系列的CPU性能強,從天梯排行中就可以看出來,Pentinum E5700>Core2 duo E4300.
對於AMD來說,主要有閃龍(Sempron),速龍(Athlon),弈龍(Phenom)、A系列以及FX(推土機)這幾個系列,閃龍系列主要以低端產品為主,速龍以低端和低中端產品為主,弈龍主要以中端和高端產品為主,A系列(A系列集成了顯卡芯片)主要以低中端和中低端產品為主,FX系列以中高端和高端產品為主。總的來說,性能強弱為:閃龍<速龍<A系列<弈龍<FX。但是這個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弈龍1代的很多產品性能就比不上速龍2代的產品。
顯卡性能天梯排行(可能個別地方數據有偏差)
上面這個圖是顯卡性能天梯排行,大體情況是這個樣子的(可能個別地方數據有偏差)。
對於N卡來說,有GT,GTS,GTX這幾個系列,GT是普通系列,而GTS和GTX是中高端系列的,如果后面跟了 Ti 表示是該型號的的加強版。在選擇N卡來說,一般看第一位數字和第二位數字,第一位數字表示是第幾代,第二位數字表示是該系列的低端、中端還是高端。第二位數字是1,2,3的話表示是該系列的低端產品,4,5,6表示是中端產品,7,8,9表示是高端產品,比如GT610,GT620,GT630就是第六代的低端顯卡,還有一點就是產品低一代的話,而第二個數字高一點的話,兩個顯卡的性能基本很接近的,比如GT640和GT550,GT640是第六代的顯卡,GT550是第五代的顯卡,而GT550第二位數字是5,GT640第二位數字是4,通常來說,像這樣的情況下,兩個顯卡的性能是很接近的。
對於A卡來說,和N卡一樣,第一位數字表示是第幾代,第二位數字表示該系列的低端、中端還是高端。第二位數字是4,5的話表示是低端,6,7表示是中端,8,9表示是高端。
四.合理選擇硬件
在選擇CPU、主板的時候,要特別注意CPU和主板的接口是否匹配,如果CPU是Scoket1接口的,主板必須買兼容Scoket1接口的。
選擇內存條的時候,一般來說4g就可以了,最多8g,16g的內存條就沒必要了,牌子就考慮金士頓或者三星的,其他牌子就不用考慮了。
電源選擇,電源的選擇也很重要,生產電源比較好的廠商有安鈦克、安耐美、台達、海韻,全漢,康舒這些,如果電源選擇不好的話,電腦容易藍屏。一般來說要看CPU和顯卡的功耗,比如CPU和顯卡的TDP功耗都是100w,最好就選一個額定功率在350w左右的電源。
硬盤建議選擇西部數據和希捷的,我個人傾向於西部數據,相比而言穩定一點,硬盤的轉速有7200轉和5400轉的,最好選擇7200轉的,西部數據硬盤有三種:黑盤,藍盤和綠盤,在買硬盤的時候注意千萬不要買綠盤,最好選擇藍盤或者黑盤(價格有點貴)。好像現在又出了紅盤,具體不是很清楚。
機箱選擇,機箱盡量選擇側面有散熱孔體積稍大的機箱,這樣散熱效果好一點。
顯示器,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尺寸的大小,一般選擇19寸以上的,顯示器質量比較好的有三星、飛利浦、LG等。建議選擇三星或者飛利浦的顯示器。
上述一些東西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不一定都對,僅供參考。
推薦兩個個自助裝機的網站http://www.pc028.com/diy.php和http://mydiy.pconline.com.cn/,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配置,而且會標出價格,配完之后可以在線咨詢客服,更方面用戶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