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ese數據處理報告
實驗目的
1. 學習Bernese軟件的安裝和使用。
2. 對2012年年積日為094的七個中國IGS基准站(shao、chan、bjfs、kunm、guao、lhaz、twtf)數據進行分時段處理,得到四個時段的PPP定位結果;固定某三個測站坐標,求兩個時段的求差定位結果。
實驗步驟
安裝軟件
①解壓軟件壓縮包。
②添加系統環境變量。
③安裝Activeperl軟件。
數據准備
從ftp://cddis.gsfc.nasa.gov/pub/gps/data/daily 下載上述7個站2012-4-3(對應年積日為94)整天的原始觀測值文件(Rinex 格式O文件),原始觀測值文件采樣間隔為30s。進行非差定位解算時,從ftp://ftp.unibe.ch/aiub/CODE/2012/下載對應的精密軌道、鍾差文件和對應的地球自轉參數文件(igs16822.sp3,igs16822.clk,igs16822.erp),電離層文件(COD16822.ION)。從ftp://unibe.ch 下載*.DCB文件(P1P21204.DCB,P1C11204.DCB)。在求差定位解算和結果分析中用到的參考坐標為IGS發布的上述跟蹤站周解坐標(igs12P1682.snx)。
非差數據批處理
I 建立項目。在“Menu> Campaign> Edit list of campaigns”中定義新項目的名字“Xu”,點擊“Save”保存項目。
   
 
圖3.1 建立工程和子目錄
II 創建項目相關的子目錄。“Menu> Campaign > Create new campaign”點擊“Run”。
III 激活工程。在“Menu> Campaign > Select active campaign”選擇活動工程“Xu”。
 
圖3.2 選擇活動工程
IV設置時段的時間信息。在“Menu > Configure > Set session/compute_date”下設置“年 年積日”為“2012 94”,點擊“Compute”、“Set”, 然后保存。

圖3.3 設置時段的時間信息
V 處理數據准備。將RINEX格式的觀測值文件(O文件)放入項目的RAW和ORX目錄下; 軌道相關文件(包括精密軌道.sp3和鍾差文件.clk)以及與它相對應的地球自轉參數文件(后綴名由.erp 改成 .iep)及DCB文件放入項目ORB目錄下。
VI 設置處理時段。“Menu> Campaign > Edit session table”下分為均等四個時段。
 
圖3.4 設置處理時段
VII 創建測站信息文件。“Menu> RINEX > RINEX utilities > Extract station information”,
選擇Original RINEX observation files,並選擇所有o文件作為測站信息生成的原始觀測文件;
將STA命名為“12_094”。
 
圖3.5創建測站信息文件
完成后,打開STA目錄,編輯項目對應的.sta文件,將“TYPE 002: STATION INFORMATION”下的測站名復制到“TYPE 001: RENAMING OF STATIONS”下,刪除“OLD STATION NAME REMARK”之后的字符。
 
圖3.6 編輯STA文件
VIII 修改測站信息文件。“Menu> Campaign >Edit station files> Station information”,在“Old station name”一列中填入“*+原始站名”,點擊“Save”保存。
 
 
圖3.7 修改STA文件
此時會報錯,找不到天線類型:
 
圖3.8 找不到天線類型
此時,點擊“OK”、“Next”,修改天線類型文件為“PHAS_COD.I08”,再保存即可通過。
 
圖3.9 修改天線相位文件
IX BPE數據准備。將精密鍾差文件“*.clk”拷貝至 OUT目錄下;電離層文件“*.ION”拷入ATM文件夾下;從“D:\bern50\BERN50\ GPS\DOC\” 目錄下將 “*.CRD, *.BLQ, *.PLD *.VEL”等文件拷貝至STA目錄下,重命名為“12_094.*”。
X 編輯批處理控制文件。“Menu> BPE >Edit process control file”,選擇PPP.PCF,
 
圖3.10 選擇處理控制文件
點擊next至出現
 
圖3.11 修改處理參數
將V_STAINF、V_PLDINF、V_ABBINF、V_CRDREF、V_CRDMRG、V_PCV參數分別改為12_094、12_094、12_094、IGS08_R、IGS08_R、I08,如圖3.11所示(這里是因為*.pld、*.crd和天線類型文件都是用的08版本),點擊“Save”保存。
XI 進行數據的批處理。在“Menu> BPE >Start BPE process”下,選擇處理時段數為4,
 
圖3.12 設置處理時段數
點擊“Next”,修改Process control file為PPP。
 
圖3.13 修改處理控制文件
點擊“Run”運行,即可得到處理結果,處理完成界面如下:
 
圖3.14 非差數據批處理完成
求差數據批處理
將IGS跟蹤站BJFS SHAO LHAZ作為坐標已知點(參考站),解算從站(rover)CHAN GUAO KUNM TWTF站的坐標。其中參考站坐標來自IGS公布的上述周解算坐標(1682周)文件igs12P1682.snx。解算步驟如下。
I設置處理時段。“Menu> Campaign > Edit session table”下分為均等兩個時段。
 
圖4.1 設置處理時段
II 設置解算固定點。將 D:\bern50\BERN50\GPS\DOC 下的EXAMPLE.FIX 拷貝到SAT目錄下,並改名為COORFIX.FIX,該文件為固定點配置文件,修改其內容,Station Name即要設置為參考站的站點名,設置如下。
 
圖4.2 固定點配置
III進行數據的批處理。在“Menu> BPE >Start BPE process”下,選擇處理時段數為2,

圖4.3 設置處理時段數
點擊“Next”,修改Process control file為RNX2SNX。

圖4.4 修改處理控制文件
點擊“Run”運行,即可得到處理結果,處理完成得到輸出結果文件如下:
 
 
 
圖4.5 求差數據批處理結果文件
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有:
鍾差文件格式錯誤。在進行非差數據處理時,鍾差文件應使用igs格式,cod格式無法進行正常處理。
下載的IGS測站周結果文件應該為COD*.CRD,而不是COE*.CRD,兩者是不一樣的周結果坐標文件。
在求差數據處理過程中,進行BPE解算時,使用默認配置會出現以下錯誤:
 
 
圖3.1 星歷文件格式錯誤
此時,應在“Menu> BPE >Start BPE process”下翻至第四頁,將“Orbit/ERP,DCB,ION information”這一行第二列改為IGS,即igs格式的星歷文件即可運行。
 
圖3.2 更改BPE處理星歷文件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