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UML圖中,最容易理解的是用例圖,也是元素最少的一種UML圖,也是產品經理最拿手的一種圖。
一: 用途
用例圖常用來描述需求,讓用戶第一時間了解系統所具有的功能,可能有人就會問,幾個圖怎么可能讓人一下就了解系統
所具有的功能的?其實在產品經理的prd中都是“圖文相依”的形式展現,這里的“文”也就是“用例描述”。
二:基本元素
用例圖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初級概念,所以所有的元素都是我們常用的,首先我們還是看看工具箱中的元素。
1:參與者,泛化
<1>參與者: 我們知道用例圖是展示系統功能的,以后這個成型的系統給誰用,這個系統以后要跟誰進行交互,那
么“參與者”就是那個“誰”, 這里要注意的就是“參與者“不光指人,還可以指一切的虛擬參與者。
<2> 泛化: 泛化這個太簡單了,也就是面向對象中的繼承,我相信可以一筆帶過了。
2:用例,關聯
<1> 用例: 這個是用例圖中最核心的,顧名思義也就是要展示的功能點。
<2> 關聯: 在”參與者“和”用例“之間,我們必須要用”關聯關系“進行連接。
3:包含,擴展
<1> 包含: 包含的意思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比如我要跟你說:”用戶信息管理“應該具有哪些功能,那么你的第一反應肯定
就是CURD, 是的,CURD對”用戶信息管理“來說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基本單元。
<2> 擴展: 相對”包含“來說,擴展算是基本功能單元的邊緣功能,也就是說可有可無,關鍵在於”參與者“是否需要此功能。
4:子系統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如果你的系統有很多子系統,或者說你的系統有很多功能模塊,你想用類似“命名空間”的形式組織
這些功能,那么此時“子系統”就非常適合,比如上圖中的“用戶信息管理“算是一個大的功能模塊,此時我可以用”子系統“代
替這個”用例“。
5: 項目,依賴項
<1> 項目: 剛才我們也說了,實際應用中用例圖采用的是”圖文相依“的形式,那么這里的項目就起到了“文”的作用。
<2>依賴項: 用例和項目之間的連線,我們采用的是”依賴項“的形式。
在“項目”中有一個Hyperlink屬性,當我們點擊右上角時,就可以順利的進入我們設置的link鏈接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