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悟]七步,改變你的純文本報告面目


    所謂純文本工作報告,即用純文本對工作進行總結匯報。由於沒有Excel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沒有PPT絢麗的表現形式,很多人做出的報告都很難讓人讀懂、甚至晦澀雜亂。

    本文,從最原始的一篇報告開始改起,通過7步法(個人理論),將其變為一篇通俗易懂、合格的報告。

   原始報告:

    上午看了一個小時的需求說明書,另外參考了OutSpec和InnerSpec,算是又通讀整個功能A了,發現了一個需求上的問題,就是哪幾種狀態的XXX可以對它的xx進行修改。跟組里人和領導商量之后,發現是一個我們這邊無法解讀的需求,已經作為需求疑問QA出去了。接着,根據上周做完的SD,差不多11點左右開始了PG,上午編了差不多0.2ks的代碼。

    下午用了一個小時完成了整個功能A的實現,總共0.43ks的代碼,有待評審。

    A功能的PG完了,領導安排讓測試功能B,客戶說這個功能好像有問題,想知道是不是我們這邊的代碼問題,已經登錄到Redmine上讓我們調查了,所以我就測了一下,最后發現在模擬器里沒有問題,但是在實機環境有問題,客戶后來說不是我們這邊的代碼問題,是他們代碼合並的問題。B功能測試,之后,進行了C功能的黑盒測試,我測了30個用例,有1個Bug,還有一個因為模擬器無法測試,所以擱置了,可能會耽誤進度吧。

    隨便拉一個普通人,閱讀上面的報告都會覺得亂,除非某個上司時間多的用不完,或許會一字一句的“研讀”這篇報告。更多的情況,應該是直接丟掉不看。下面,開始修改我們的原始報告。

 

第一步.分類

    分類的方法有很多,而常用的分類方法有兩種:時間類和空間類。

      ■時間類。即以時間段為類,將各時間段的工作放到一起。

      ■空間類。即以工作內容為類,將耦合度高的工作內容放到一起。

    [原始報告]是用於給上司看的,從上司的角度來看,其關心的是你做了哪些工作,而不是你在什么時間段做了什么工作。所以,依照空間類分類,會讓上司一眼看出匯報者工作的內容,修改后的效果如下:

A功能編碼作業

     上午看了一個小時的需求說明書,另外參考了OutSpec和InnerSpec,算是又通讀整個功能A了,發現了一個需求上的問題,就是哪幾種狀態的XXX可以對它的xx進行修改。跟組里人和領導商量之后,發現是一個我們這邊無法解讀的需求,已經作為需求疑問QA出去了。接着,根據上周做完的SD,差不多11點左右開始了PG,上午編了差不多0.2ks的代碼。

    下午用了一個小時完成了整個功能A的實現,總共0.43ks的代碼,有待評審。

B功能調查作業

    下午,領導安排測試功能B,客戶說這個功能好像有問題,想知道是不是我們這邊的代碼問題,已經登錄到Redmine上讓我們調查了,所以我就測了一下,最后發現在模擬器里沒有問題,但是在實機環境有問題,客戶后來說不是我們這邊的代碼問題,是他們代碼合並的問題。

C功能測試作業

    進行了C功能的黑盒測試,我測了30個用例,有1個Bug,還有一個因為模擬器無法測試,所以擱置了,可能會耽誤進度吧。

    上面的報告,對於上司來說,可以一眼看出來這個小伙子做了哪些工作,一眼明了,這小伙子一天沒有白忙活,做了三個作業。

 

第二步. 條目化

    條目化的目的是讓看報告的人一眼觀全局,很多新手擔心領導不明白自己寫的什么,於是大寫特寫。其實大錯特錯,領導的經驗是豐富的,你只寫一句,他或許就明白你要表達什么。所以,在匯報工作上,以簡練為佳。

    條目化的方法,就是把工作內容核心抽出來,下面是條目化的效果:

 A功能編碼作業

     1.看了一個小時的需求說明書,另外參考了OutSpec和InnerSpec,算是又通讀整個功能A了,發現了一個需求上的問題,就是哪幾種狀態的XXX可以對它的xx進行修改。跟組里人和領導商量之后,發現是一個我們這邊無法解讀的需求,已經作為需求疑問QA出去了。

      2.根據上周做完的SD,差不多11點左右開始了PG,上午編了差不多0.2ks的代碼。下午用了一個小時完成了整個功能A的實現,總共0.43ks的代碼,有待評審。

 B功能調查作業

      1.領導安排測試功能B,客戶說這個功能好像有問題,想知道是不是我們這邊的代碼問題,已經登錄到Redmine上讓我們調查了,所以我就測了一下,最后發現在模擬器里沒有問題,但是在實機環境有問題,客戶后來說不是我們這邊的代碼問題,是他們代碼合並的問題。

 C功能測試作業

      1.C功能的黑盒測試,我測了30個用例,有1個Bug,還有一個因為模擬器無法測試,所以擱置了,可能會耽誤進度吧。

    上面的報告已經條目化了,可以明顯的看到在功能A的編碼中,匯報人做了兩件工作。

 

第三步. 簡練化

    報告不是作文,是給時間少的上司看的,所以要避免大篇幅的廢話,以最精煉的語言來描述工作內容,描述問題。簡練化后的報告如下:

A功能編碼作業

     1.需求說明書閱讀(Outspec、InnerSpec),發現需求不明點,已提QA

     2.編碼(0.43ks,待評審)

B功能調查作業

     1.Redmine上客戶提的課題調查,問題在客戶方,代碼合並遺漏,已解決,具體信息參照Redmine課題。

C功能測試作業

     1.黑盒測試,已測30個,發現一個Bug,一個模擬器無法測試(進度延遲可能)

 

第四步.數據抽出

    在七步法里,這一步其實是最難的,需要經驗的積累,需要敏銳的直覺。就本報告而言,我們來分析一下,缺少什么數據。

    1.A功能編碼作業→需求說明書閱讀(Outspec、InnerSpec),發現需求不明點,已提QA

      作為閱讀者,想知道這個式樣不明點是什么,他無法找到該問題,因為QA沒有編號,沒有提到登錄的地方。所以,可以追加數據:QA#123,用於指向問題本身的信息。

    2.A功能編碼作業→編碼(0.43ks,待評審)

      作為閱讀者,想知道這個功能當初預估的代碼有多少,與實際代碼量的偏差是多少,是不是在計划內完成的。他是無法得知的,所以,可以追加數據:預估代碼量,代碼量偏差,計划時間表。

    3.B功能調查作業→Redmine上客戶提的課題調查,問題在客戶方,代碼合並遺漏,已解決,具體信息參照Redmine課題

      同1.作為閱讀者想知道問題發生的具體細節是無法得知的,所以,可以挖掘的數據:課題#888,用於指向課題本身的信息。

    4.C功能測試作業→黑盒測試,已測30個,發現一個Bug,一個模擬器無法測試(進度延遲可能)

      作為閱讀者,只知道匯報者測了30個,不知道總量是多少,不知道還有多少量沒測,不知道作業是否在進度計划作業內,所以,這里可以挖掘的數據:總用例量,已測占總量的比重,計划時間表。

    修改后的匯報內容如下:

 A功能編碼作業

     1.需求說明書閱讀(Outspec、InnerSpec),發現需求不明點,已提QA#123

     2.編碼

       -------時間-------------------代碼量------------進度------

       予定:2012/9/25-2012/9/30     0.5ks              -

       實績:2012/9/26-              0.43ks            100%

       ---------------------------------------------------------

 B功能調查作業

      1.Redmine上客戶提的課題調查,問題在客戶方,代碼合並遺漏,已解決,具體信息參照Redmine課題#888。

 C功能測試作業

      1.黑盒測試,一個模擬器無法測試(進度延遲可能)

       -------時間-------------------用例量------------進度------Bug數------

       予定:2012/9/25-2012/9/30     80個               -          3個

       實績:2012/9/26-              30個              38%         1個

       --------------------------------------------------------------------

    從上面的報告可以清晰看出來作業進度,以及質量是否在合理的理論閥值內。

 

第五步.圖形應用

    圖形,就是一些最簡單的可以在純文本里顯示的一些符號,主要有:■、▲、※、△、①、ⅱ、→、↑、↓、←、?、★。

    圖形運用,靠經驗,靠自己的美感,所以,如何靈活的運用,靠自己的把握了。這里舉兩個例子。

      1.對於有或可能有風險的地方,用※標識,並在后面注明風險的具體內容。

      2.對於大類別,可以用■標識,因為比較易見,可以很快找到類別。

      3.對於數據大小發生變化的,可以用上下左右的符號進行標識。

    基於以上三點的運用,修改匯報后如下:

 A功能編碼作業

     1.需求說明書閱讀(Outspec、InnerSpec),發現需求不明點,已提QA#123

     2.編碼

       -------時間-------------------代碼量------------進度------

       予定:2012/9/25-2012/9/30     0.5ks              -

       實績:2012/9/26-              0.43ks↓          100%

       ---------------------------------------------------------

■B功能調查作業

      1.Redmine上客戶提的課題調查,問題在客戶方,代碼合並遺漏,已解決,具體信息參照Redmine課題#888。

■C功能測試作業

      1.黑盒測試,一個無法測試※

       -------時間-------------------用例量------------進度------Bug數------

       予定:2012/9/25-2012/9/30     80個               -          3個

       實績:2012/9/26-              30個              38%         1個↓

       --------------------------------------------------------------------

       ※:無法在模擬器上進行測試,可能會影響C功能黑盒測試的計划進度。

 

第六步.去冗余

      報告類別盡量做到專一,上面的報告還有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的,比如A功能編碼作業的1和B功能調查作業所提出的課題,屬於同一個類型,所以,可以A中的1和B抽出來,去除冗余,做成一個新的類別。修改后的報告如下:

 ■A功能編碼作業

       -------時間-------------------代碼量------------進度------

       予定:2012/9/25-2012/9/30     0.5ks              -

       實績:2012/9/26-              0.43ks↓          100%

       ---------------------------------------------------------

■C功能測試作業

       -------時間-------------------用例量------------進度------Bug數------

       予定:2012/9/25-2012/9/30     80個               -          3個

       實績:2012/9/26-              30個              38%         1個↓

       --------------------------------------------------------------------

       ※無法測試用例1個:無法在模擬器上進行測試,可能會影響C功能黑盒測試的計划進度。

■課題&QA

     ①.QA#123。A功能的需求不明的問題,無法確定哪幾種狀態的XXX可以將其xx進行修改

     ②.課題#888。客戶讓我方調查的課題,代碼合並問題,已解決。

 

第七步.格式化+美化

     最后,對於報告的格式要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上面的報告還是有美感問題的,格式的調整就看個人的態度和美感了,一下是修正后的報告:

張三的工作匯報 2012/09/26

■A功能編碼作業

       -------時間-------------------代碼量------進度-------狀態----------------

       予定:2012/9/25-2012/9/30     0.5ks        -          -

       實績:2012/9/26-              0.43ks↓    100%        ◯(完了,待評審)

       ------------------------------------------------------------------------

■C功能測試作業

       -------時間-------------------用例量------進度------Bug數-----狀態-------

       予定:2012/9/25-2012/9/30     80個         -        3個        -

       實績:2012/9/26-              30個        38%       1個↓      →(着手中)

       ------------------------------------------------------------------------

       ※無法測試用例1個:無法在模擬器上進行測試,可能會影響C功能黑盒測試的計划進度。

■課題&QA

     ①.QA#123      A功能的需求不明的問題,無法確定哪幾種狀態的XXX可以將其xx進行修改

     ②.課題#888    客戶讓我方調查的課題,代碼合並問題,已解決。

     最后,祝願大家都能寫出高質量的報告,謝謝閱讀。有什么更好的技巧,還望指教,以期進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