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英文全稱:pixels per inch,即像素每英寸,也叫像素密度,它是描述在水平的和垂直的方向上,每英寸距離的圖像包含的像素(pixel)數目。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當然,顯示的密度越高,擬真度就越高。
PPI是圖像分辨率的單位,圖像ppi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越豐富,因為單位面積的像素數量更多。PPI也叫圖像的采樣率(在圖像中,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數目)。
第一次接觸到PPI,還是看到iPhone4的參數才得知的,所以這里不得提及iPhone4的屏幕以幫助理解。
蘋果新款iPhone 4將使用一種名為Retina(視網膜)屏幕的顯示技術。蘋果表示,Retina屏幕是一種具備超高像素密度的液晶屏,它可以將960×640的分辨率壓縮到一個3.5英寸的顯示屏內。也就是說,該屏幕的像素密度達到330像素/英寸(ppi)。
iPhone4第二項革命性的功能提升是名為Retina的顯示技術,這也是之前猜測最多的參數,與傳言一致,iPhone 4采用了960×640像素分辨率的顯示屏幕,相當於iPad屏幕78%的像素。由於屏幕大小沒有變化,還是3.5英寸,分辨率的提升將iPhone 4的顯示分辨率提升至iPhone 3GS的四倍。每英寸330個像素,這一分辨率非常驚人,對現實分辨率熟悉的用戶會知道,通常我們電腦顯示屏幕的分辨率為72ppi,iPhone 4的分辨率為電腦的4倍多,所以顯示會非常細膩。
iPhone 4 PPI為330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我也不知道,就去網上尋找答案,好像還真不好找,不過還是找到了。PPI是英文Pixels per inch的縮寫,意思就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Pixel)數目,搞清楚了PPI是什么意思,我們就能很容易理解PPI的計算方式了,我們需要首先算出手機屏幕的對角線等效像素,然后除以對角線(我們平常所說的手機屏幕尺寸就是說的手機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就可以得到PPI了。准確的計算公式大家可以參照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