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開機藍屏怎么辦?怎么在BIOS里設置IDE兼容模式?。。。我今天算是見識了一下了,相當實用!
這里列舉幾個典型的藍屏故障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一、0X0000000A
這個藍屏代碼和硬件無關,是驅動和軟件有沖突造成的,最早發現這個代碼是因為公司的DELL機器的USB鍵盤和QQ2007的鍵盤加密程序有沖突發現的這個問題。也在IBM T系列筆記本上裝驅動失誤產生過。
如果您的機器藍屏了,而且每次都是這個代碼請想一想最近是不是更新了什么軟件或者什么驅動了,把它卸載再看一下。一般情況下就能夠解決,如果實在想不起來,又非常頻繁的話,那么沒辦法,重新做系統吧。
二、0X0000007B
這個代碼和硬盤有關系,不過不用害怕,不是有壞道了,是設置問題或者病毒造成的硬盤引導分區錯誤。
如果您在用原版系統盤安裝系統的時候出這個問題,那說明您的機器配置還是比較新的,作為老的系統盤,不認這么新的硬盤接口,所以得進BIOS把硬盤模式改成IDE兼容模式。當然了,現在人們都用ghost版的操作系統,比較新的ghost盤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
如果您的操作系統使用了一段時間了,突然有一天出現這個問題了,那么對不起,病毒造成的,開機按F8,選擇最后一次正確的配置,恢復不到正常模式的話那么請重新做系統吧。
三、0X000000ED
這個故障和硬盤有關系,系統概率比較大,硬盤真壞的概率比較小。我弄過不下二十個這個代碼的藍屏機器了,其中只有一個是硬盤真的有壞道了。剩下的都是卷出了問題,修復即可,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可以修復的藍屏代碼之一。
修復方法是找原版的系統安裝盤(或者金手指V6那個pe啟動界面里就帶控制台修復)。這里說用系統盤的方法,把系統盤放入光驅,啟動到安裝界面,選擇按R進入控制台修復,進入控制台后會出現提示符C:\ 大家在這里輸入 chkdsk -r 然后它就會自動檢測並修復問題了,修復完成之后重新啟動計算機就可以進入系統了,進入系統之后最好先殺毒,然后再重新啟動一下試一下,如果正常了那就沒問題了,如果還出這個代碼,那就說明硬盤有問題了,需要更換,或者把有問題的地方單獨分區,做成隱藏分區,用后面的空間來裝系統。
四、0X0000007E、0X0000008E
這倆代碼多是病毒造成的,殺毒即可。正常模式進不去可以開機按F8進安全模式。當然也有可能是內存造成的,可以嘗試重新插拔內存,一般這代碼內存損壞概率不大。
五、0X00000050
硬件故障,硬盤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每次都出這一個代碼,首先換一塊硬盤試一下機器能不能正常啟動,如果測試硬盤沒問題,再試內存,內存也試過的話,換CPU,總之這必是硬件故障。
六、coooo21a
C開頭的故障,它報的錯很邪乎,報未知硬件故障,不過出這類C開頭的代碼多半與硬件無關。基本是與系統同時啟動的一些驅動!或者服務的問題,舉一個例子,一次我給一個筆記本的F盤改成了E盤,結果再啟動就出這類C開頭的代碼,最后發現插上一個U盤就能正常啟動,因為插上U盤系統里就有F盤了,然后我發現了隱藏的文件,是開機的時候系統寫入的。我拔掉這個U盤這問題就又出現,后來把E盤改回F問題就沒有了,想來是什么和系統一起啟動的軟件留在F盤一些文件,沒有了它就會自己建,但是連F盤都沒有了,也就只能報錯了,所以看到這類藍屏可以照比。
七、每次藍屏的代碼都不一樣
這樣的問題,基本上是硬件造成的,尤其以內存為第一個需要懷疑的對象,更換內存嘗試,第二可能性是CPU雖然這東西不愛壞,可是從06年到現在我也遇到倆了,其他硬件基本上不會造成藍屏代碼隨便變的情況。
八、偶爾藍屏,而且代碼一閃而過重新啟動的問題
這個是有有兩種可能
1、以XP為例,在我的電腦上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屬性,找到高級選項卡,找到下面的啟動和故障修復項,點擊設置。再彈出的窗口里找到中間‘系統失敗’處有三個選項,第三項自動重新啟動,把這項的勾選取消掉,以后再出問題藍屏就會停住了。
2、已經做過上面的設置,但是還是會一閃而過重新啟動的,那就是顯卡或者CPU過熱造成的,打開機箱查看散熱風扇和散熱器的狀態吧。
另外開機就藍屏看不見代碼一閃而過然后自己重新啟動的情況。這個時候已經不可能在系統里進行第一步的設置了,那么就要在機器啟動的時候按F8,選擇啟動失敗后禁用重新啟動這項,選擇之后啟動失敗了,系統就會停在藍屏代碼那里了,這樣大家就可以照着藍屏代碼來查看問題了。
九、其他藍屏代碼
參考第七項,一般首先做系統確認是不是系統的問題,然后以以下順序測試硬件,首先是內存可能性最大,然后是CPU,之后是硬盤,最后是顯卡,主板基本不會藍屏。
怎么在BIOS里設置IDE兼容模式?
●各品牌筆記本的設置方法
戴爾(DELL):
開機過程中不斷按F2到BIOS,依次到Onboard Devices-------SATA Operation,在這里選ATA,按回車鍵后選YES。然后按ESC鍵,然后選擇Save/Exit后按回車。
宏碁(ACER),易美迅(eMachines),捷威(GATEWAY、奶牛):
開機按F2進BIOS,用鍵盤的右鍵選擇MAIN,然后用下鍵選擇到SATA mode,然后按一下回車鍵,然后選擇IDE,然后按F10,再按一下回車鍵
華碩(ASUS):
開機按F2進入BIOS,在Advanced-----IDE Configuration------SATA Operation Mode這里選Compatible,然后按F10再按回車。
惠普(HP):
HP 的新機器是圖形版BIOS,用鼠標就可以操作。開機按F10進入bios,在System Configuration------SATA Device Mode,在這里可以選AHCI或IDE,用鼠標就可以點擊,選擇為IDE,然后按左下角的“X”按鈕,選YES。
或者是開機時按F10進入BIOS,把“Enable Native Sata Support”這一項設為disable ,按F10保存退出。
或者是開機時按F10進入BIOS,在 System Configuration --------Device Configurations中找到SATA Native Mode,將它設置為Disabled ;按F10保存退出。
神舟:
開機按F2到BIOS,在Advanced中把光標指向HDC Configure AS這一行,按回車鍵,選擇IDE,按回車鍵,按F10,再按一下回車鍵。
聯想THINKPAD:
開機按F1鍵到BIOS,依次到Config----Serial ATA(SATA)----SATA Controller MODE Option(在這里選擇為compatibility),然后按F10然后按回車。
聯想:
開機按F2進入BIOS,在Configuration------SATA Mode Selection這里按回車鍵選IDE,按F10再按回車。
或者是開機按f2進入BIOS設置,configuration項下有sata controller mode選項,選compatible為兼容(ide)模式,選ahci為sata模式,這里我們選擇為compatible模式,然后按f10再按回車鍵退出。
東芝(toshiba):
開機按F2進入BIOS,在Advanced-----SATA Controller MODE這里選擇compatibility,然后按F10再按回車。
同一個品牌的機器也可能BIOS也不一樣,那就有不同的設置方法,但大體上都差不多,互相參看着也就都會了。
▂▂▂▂▂▂▂▂▂▂▂▂▂▂▂▂▂▂▂▂▂▂▂▂▂▂▂▂▂▂▂▂▂▂▂▂▂▂
幾個相關問題:
◆硬盤傳輸模式分兩種設置:
現在新的筆記本都是用SATA接口硬盤,但硬盤傳輸方式有兩種設置:一種是SATA模式(AHCI、增強模式);另一種是IDE(ATA、兼容模式)。
◆設置硬盤模式的意義:
由於原版本XP光盤沒有集成SATA控制器驅動,所以安裝過程中會找不到硬盤。而如果我們在BIOS中把硬盤設置為兼容模式(IDE模式)就可以安裝了。
如果BIOS中使用ACHI模式(SATA模式)的話,那用的XP安裝光盤中必須集成相應的SATA驅動(還必須是那機器所用芯片組所對應的驅動,不是隨便集成一個就可以,不是對應的不好用),否則安裝不了。但新買的機器芯片組是新的,那我們手頭集成SATA驅動的XP安裝盤未必就有對應的SATA驅動,這時候就需要在BIOS中設置為兼容模式才可以安裝(安裝之后后期也可以通過在XP下安裝AHCI驅動來開啟AHCI,但目前看來筆記本開啟AHCI意義並不大,只是提升了一點點磁盤性能)。
◆少數筆記本BIOS不可設置:
有一少部分筆記本BIOS中是不可更改設置的,它直接就是SATA模式,比如HP的家用系列筆記本,那就沒辦法了,必須使用集成SATA驅動的XP盤來安裝。 如果安裝windows 7則不用管這個,哪個模式都可以直接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