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原動力


  “It is a rough road that leads to the heights of greatness. ”(成就偉業之路,充滿艱難坎坷。)

  如果你選擇程序員,你可能會對上面的話深有感觸。程序員和醫生是極少數需要干到老學到老的職業,可我們的社會地位明顯不如醫生。為了出人頭地,我們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充滿喜悅,但更多的時候,伴隨着我們的可能是寂寞與孤獨。為了能堅持下來,我們必須找到學習的原點。

  動力的強度:

  第一級 生存的需要

  處在這一層,我們中的大多數是在被迫地學習,學習可能只是為了完成工作,通過考核。我們在被動式地學習知識,當然過的也不那么舒服,推動我們的只是工作上的需要。

  第二級 利益的追求

  處在這一層,我們學習知識,只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回報。我們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知識來學習,學習的動力也很簡單——工資待遇。為了我們的“錢”途,我們會不懈努力。但是,一旦待遇足夠高了,可能內心的熱情也就熄滅了。

  第三級 憤怒與自尊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我們可能會遇到種種不公正的待遇。可能會被同行鄙視,被領導針對,失去那廉價的尊嚴。但是,不要讓你的一腔怒火,轉變為無意義的謾罵。在你沒有成功的時候,任何辯解在外人眼里都只是喪家之犬的哀嚎。要將這份憤怒,轉化為你學習的動力,讓那些曾經鄙視你,詆毀你的人看看誰能笑到最后,要把那些瞧不起你技術的人擠到業界的陰影里。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原諒別人對我們的不公,但不會忘記曾經的屈辱,那將成為我們自強不息的動力。  

  第四級 好奇心和探究欲

  如果我們達到了軟件開發的愛好者或者信徒的境界,那么,我們已經視學習為習慣,看書、寫博客可能已經像吃飯一樣平常。我們認為自己是技術浪潮中的一份子,支持着我們不斷努力的可能是那份認同感。我們從一家企業跳到另一家企業,從一個技術邁向另一個技術,追尋的也許就是那份認同感。

  第五級 愛與家庭

  成家的人不一樣,有了孩子的人就更不一樣了。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為誰而活時,才是我們大徹大悟的時候。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我們是為別人而活着,什么都不比不了他們的笑容和幸福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這份責任感,以及對家人的愛,是我們不斷前進,披荊斬棘的動力,這份動力永不衰竭。

  還是那句話“人生很殘酷!”當我們累了,懶惰了,懈怠了就想想這些促使我們學習的原點。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