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成本與開發細節的討論


  這兩天經歷了不少事情,總結起來,讓我有了新的觀念:

       前天去參加一個軟件招標會,軟件本身價值17W,附帶的測試手機那個公司賣5W,在中關村1K就拿下了。當時我那個吃驚啊,軟件是國產的,17W僅僅是零售版,而不是源代碼...他賣一份副本就是17W的利潤!

       這兩天很關心蘋果的macbook air,驚異於它的輕薄,仔細的查看了拆解圖,原來,絕大多數體積被碩大的薄型鋰電池占據,為了盡可能減少體積,采用了SSD的NAND FLASH板載硬盤,板載內存,顯卡和CPU更不用說,都是超小體積的封裝,簡單說,就是所有元件都放在占筆記本面積五分之一的PCB上。也是如此,才能做到如此輕薄。

       在設計我的X-MOVE 4.0時,為了保證無線傳感節點盡可能輕薄,我從選型到設計,好不容易才將PCB板壓縮在指甲蓋大小,3mm厚度,集成加速度計,陀螺儀,磁場計,處理器和射頻。可惜,電池又成了系統體積和設計的短板,電池體積占據了整個系統的60%,但不能再小了,否則功耗再低也不能保證長時間續航。  為了將手持的節點做到盡可能的漂亮,減少一半厚度,我還得重新設計電路和封裝,花更多的時間,重新考慮所有問題。但是,就算體積上有0.3mm的差錯,可能板子就廢掉了。

        北郵每年那么多創新項目,人們看着稀奇好玩,因為在市場沒有這樣的東西。但,真的沒有嗎?這種東西早就有了,或者早就被想到了,可是它不可靠,不符合細節要求,所以無法推廣(當然我的也包括在內)。

        有人做3G.做LTE,做網頁,做軟件開發,便瞧不起做“單片機”的人,認為那小破芯片才能跑到8MHz,我用的是Linux,硬件有上G的CPU和GPU! 這就好比我站在1樓,你站在20樓,你的身高就比我高?殊不知,越高級的東西,就會更加封裝,用起來更簡單。想想做個鎖相環和做GPS誰復雜?鎖相環麻煩得多!

       “水果忍者”這個火遍全球的手機游戲,憑什么成功?它的技術?它的算法?它的界面?貌似都不是,它的成功來自於人們最簡單的游戲欲求——放松,發泄和得分的欲求。或許復雜的迷宮游戲,雖然引入了復雜的算法,可是受者寥寥。

      於是,我認識到一個問題,完成技術驗證——原型設計——樣機——產品——精美產品——完美產品,是一條如此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蘋果做得再好,也只能是精美產品。我們為了做一件事情,做成它可能需要1個小時,但做好卻會花50個小時,若要做到完美,那200,甚至1000小時都不夠。太多的細節需要考慮,而且每一步都要精心策划,絲毫差錯會導致完全失敗。     

       我做的X-MOVE 手持終端,彩屏界面,傳感器和系統是我認真設計過的,認為幾乎沒有bug了。可卻總會出問題,在寒冷環境下,傳感器變得很死板,屏幕變花,按鍵的橡膠都開始有毛病了!

      原來難以理解,憑什么蘋果賣那么貴,憑什么制作一個廣告上百萬,憑什么我做的東西就老出問題,經常死機,憑什么軍事用途的芯片要比民用的貴10倍不止。為什么體感技術,圖像識別,肌肉傳感器那么多新技術出現這么多年都很難融入大眾生活。就是因為細節。100次試驗中有1次失敗,那它就是不成熟的,發射核彈的按鈕依舊采用最可靠的按鍵設計,幾百年后也不會出現“腦電波識別檢測”功能。為了達到完美的細節,花掉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太多。所謂“體感”,“圖像識別”,最多也就是人們茶余飯后看電影上上網時候玩的東西,游戲甚至都不願意用它,因為太累,什么操作都不如“按鍵”簡單快捷方便准確,嚴重影響得分......悲也,難不成我一年來做的工作都是沒有價值的?。

      到底什么是價值?價值的不能用一個標尺來衡量。記得以前有故事,說工廠里輸氣管道壞了,死活找不到問題,於是請來了德國專家,專家走到某個地方敲了敲,說這壞了,人們一修,故障馬上解除;專家要收20W,人們不解,不就是敲了一下嗎?專家說,知道在哪敲19W,敲這一下值1W。

        我做的東西值錢嗎?這事怎么衡量?一首歌可以賣上百萬,一幅畫上億都不稀奇。價值巨大的化學配方專利,每年產生幾十億美元的價值,可能僅僅是某一步的細微參數要求。很多科學理論研究出來卻無法用於實踐,但絕對不能認為是“無用”的,比如導航理論和計算機圖形學的核心之一“四元數”,100年前人們認為它只是數字舞蹈,而現在卻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何況現在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的“線性代數”,在大一時我僅僅認為那是無聊的數學游戲!  

      文章想要表達不少意思,總結一下:

    1. 硬件很值錢,軟件更值錢,設計更值錢,創意最值錢。系統設計難度隨着要求以指數形式上漲,因此開發時間和成本價格都會以此上漲。所以,別說有些東西貴,人家值這個價。

    2. 成熟度是進入市場的主要因素,哪怕是一點點的不可靠,它可能也會是失敗的。

    3. 細節決定一切 ,同樣的東西不同的細節,放在喜馬拉雅山上考驗一下,很快就看出勝負。而為了滿足細節,整個方案都要推倒重來。

    4. 價值不能由一個尺度衡量,  不能一個人來衡量,或一群人來衡量,甚至一個時代來衡量。

    5. 不能眼高手低,整天滿腦子的“架構”,不如認真的去編代碼。做安卓開發的比做電阻電容搞模電的人牛?呵呵。

       恩,以上所有都屬個人觀點,異議者歡迎討論,輕拍。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