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在路上(公司成立前的故事2)
上篇說了一些我的基本情況,不過說到創業,一定得提到我的女朋友:是她讓我走上這條“不歸路”的。
我們應該是在2001年秋天認識的。她是中專畢業生,在小軟件公司做銷售,經常也給我講她們公司的一些故事。其中有一件事情,我一直記得,那是她最后待的一家公司,因為客戶要求把一份數據刪除掉,她們公司的一個技術人員,於是打開SqlServer表,一行一行辛苦地刪除。這是題外話,也可以說明,那時候(包括現在?),一些軟件公司的水平真地不怎樣。這也給我們自己做自己公司的信心。
我快畢業那一年,我就為生計發愁了。那時候我的理想就是,跟大家一樣,有一份好工作,然后買個房子安個家。當時(2004年),我畢業后找工作的話,工資大概為8萬一年,然后我女朋友的收入很低,大概一個月才1800元,並且她是一個很“不安分”的員工,貌似經常不到一年就換一家公司。曾經做出過業績,但是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克扣獎金(我想,要是現在還是這樣的公司,應該就已經倒閉了吧)。我們2個人家里都很窮,無法給我們贊助買房子,那么我們除掉開銷,那么一年剩下的錢,假設是8萬,那時候杭州山水人家房價大概才5000元多(現在已經20000多了,我“親自”見證了杭州房價的整個上漲過程),按100平方算,為50多萬。人窮還保守,從來沒有想過貸款買房,於是一算,要N年才能買房。再加上我別的同學,對象工作都不錯,如果我也是去上班,那么就想,收入比別人差得就不是一點點。糾結!
於是,就有了創業的想法。
創業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一年要是能接幾個單,收款達到10萬,就比在別的公司上班要強。至於做什么產品,也沒有多想,就想起曾經做的PDM。我想,經過這么2年的程序學習,又有CAD的基礎,應該能開發出更好的產品來。說做就做,馬上就動手准備了。因為我在研一就發表了一篇國家一級學科論文,並且被EI收錄,所以發表論文方面沒有壓力,畢業論文通過也就會是件簡單的事情。所以,一邊寫畢業論文,一邊寫程序。不過我那時候沒有自己的電腦,於是問國家貸款了5000元(那時候有大學生貸款的,我記得利率很低,年化好像是3%),買了屬於自己一台專用寫程序的PC。
我的畢業論文的方面是服裝類型的CAD項目,跟我后面做的產品沒有什么關系。不過還得提一下。3D CAD我大致認為有2種,一種是實體模型,根據實體模型來生成面,再三角剖分進行渲染,主要的內容是實體+BOOL運算,核心(KERNEL)就在於BOOL運算的穩定性和效率;另外一種是曲線+曲面,主要是一堆樣條曲線,通過樣條拓撲關系生成曲面,再根據曲面來進行三角剖分進行渲染,核心是樣條的空間參數化編輯和曲面展平等。實體模型適合做一些嚴格尺寸的東西,比如鋼結構CAD,機械CAD;樣條類型的適合做一些工藝類型的產品,比如服裝,玩具。那時候是所里和日本公司合作的,LEADER是一位曾在香港讀博士,日本留洋的高人。他的高不是在於程序,而是算法,發表的論文都是E文,至於EI收錄,在他眼里都是浮雲,N多SCI。他程序結構方面,不是特別強。但是,對於一個復雜的系統,沒有一個很強的人來把控,結果也是TERRIBLE。在研二開始的時候,我調到這個組,重新把程序結構重新組合了下。不過,我水平在菜鳥中算高手,在高手中,其實是個半桶水。等我畢業3年后,據說這個項目是OVER了。我一直堅信,要是他們願意花血本,去找一個真正的高手來完成重新架構,加上這么多數學和圖形圖像高手,應該能成功的。不過,他們的都太科學家,把程序(產品實現)放在太低的位置了,這是這個產品失敗的主要原因。我畢業的時候,我導師曾邀請我加盟這家公司,來了日本人面試我,我那時候心意已去,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於是開了個“天價”工資(年薪10萬),就沒有接受我。
下集將寫第一桶金,你會看到計划和變化的差異。
插播下現在我們公司概況:
目前公司人員30,辦公場地330平方,屬於快速發展階段。公司一直努力提高辦公環境,有乒乓球台和桌上足球,咖啡茶葉,面包零食。確定2大方向是互聯網和CIMS。其中互聯網一直缺少高手中的高手,歡迎加盟。
支持我,就點下面的推薦。不花錢,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