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的proxy


proxy的定义:

  es6提供原生proxy构造函数,可以理解成对对象的拦截,当对象被访问时,进行拦截操作。

具体使用:

  

const p =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 target: 所要拦截的目标对象(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对象,包括原生数组,函数,甚至另一个代理)
  • handler:一个对象,定义要拦截的行为
const p = new Proxy({}, {
    get(target, propKey) {
        return '哈哈,你被我拦截了';
    }
});

console.log(p.name);
// 哈哈,你被我拦截了

注意Proxy是用来操作对象的。代理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对象的能力。

再看一个例子 我们可以实现一个功能:不允许外部修改对象的name属性。

const p = new Proxy({}, {
    set(target, propKey, value) {
        if (propKey === 'name') {
            throw new TypeError('name属性不允许修改');
        }
        // 不是 name 属性,直接保存
        target[propKey] = value;
    }
});
p.name = 'proxy';
// TypeError: name属性不允许修改
p.a = 111;
console.log(p.a); // 111

 

 

关于object.definepropery  和  proxy的差别?

  object.definepropery:

  • 检测不到对象属性的添加和删除:当你在对象上新加了一个属性newProperty,当前新加的这个属性并没有加入vue检测数据更新的机制(因为是在初始化之后添加的)。vue.$set是能让vue知道你添加了属性, 它会给你做处理,$set内部也是通过调用Object.defineProperty()去处理的
  • 无法监控到数组下标的变化,导致直接通过数组的下标给数组设置值,不能实时响应。
  • 当data中数据比较多且层级很深的时候,会有性能问题,因为要遍历data中所有的数据并给其设置成响应式的。
为什么proxy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为什么使用 Proxy 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呢?主要是因为Proxy是拦截对象,对 对象进行一个"拦截",外界对该对象的访问,都必须先通过这层拦截。无论访问对象的什么属性,之前定义的还是新增的,它都会走到拦截中。
 

总结

  • Proxy是用来操作对象的,Object.defineProperty() 是用来操作对象的属性的。
  • vue2.x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数据的响应式,但是由于 Object.defineProperty()是对对象属性的操作,所以需要对对象进行深度遍历去对属性进行操作。
  • vue3.0Proxy 是对对象进行拦截操作,无论是对对象做什么样的操作都会走到 Proxy 的处理逻辑中
  • vue3.0dobjs/dobimmer等库目前都使用到了 Proxy,对对象进行读写拦截,做一些额外的处理。

参考:
链接:https://juejin.cn/post/6844904088119853063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