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创建一个线程组,右击testplan,选择路径”添加“-->线程(用户)-->线程组
2、添加一个http请求并运行成功
2.1 右击线程组,选择路径”添加-->取样器-->HTTP请求“,创建请求窗口
2.2 添加【察看结果树】,用于查看接口运行后的返回结果。路径”添加-->监听器-->察看结果树“
2.3 在HTTP请求页填入相应的协议、服务器IP、端口号(无则不填)、请求方法、路径、内容编码
2.4 填写完整HTTP请求之后,点击【运行】,可在察看结果树中看到运行结果
3、 添加聚合报告 ,用于查看接口请求的运行数据
聚合报告是累加的,即每次运行的结果统计都是基于前一次运行的结果进行统计,包括发起的请求样本数等都是叠加的。所以要么请求样本的名称均不一致,要么每次运行前清空原先的数据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些参数的作用:
1、Lable:每个 JMeter 的 element(例如 HTTP Request)都有一个 Name 属性,这里显示的就是 Name 属性的值;
2、#Samples(样本):表示这次测试中一共发出了多少个请求,如果模拟10个用户,每个用户迭代10次,那么这里显示100;【我的是用户有100,只迭代一次,因此也是100】
3、Average(平均值):平均响应时间——默认情况下是单个 Request 的平均响应时间,当使用了 Transaction Controller 时,也可以以Transaction 为单位显示平均响应时间;单位是ms
4、Median:中位数,也就是 50% 用户的响应时间;
5、90% Line ~ 99% Line:90% ~99%用户的响应时间;
6、Min:最小响应时间;
7、Maximum:最大响应时间;
8、Error%:本次测试中出现的错误率,即 错误的请求的数量/请求的总数;
9、Throughput:吞吐量——默认情况下表示每秒完成的请求数(Request per Second),当使用了 Transaction ;
10、Received KB/src:每秒从服务器端接收到的数据量;
11、Sent KB/src:每秒从客户端发送的请求的数量。
内容来源:https://www.cnblogs.com/liunaixu/p/1299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