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 早期冯诺依曼机的结构
- 现代计算机的结构
早期冯诺依曼机的结构
-
世界上第一台就是ENIAC,需要手动接线来控制计算,所以导致了运算不快。
-
冯 诺依曼——提出创新——“存储程序”
-
“存储程序”:将指令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事先输入计算机的主存储器,然后按其在存储器中的首地址执行程序的第一条指令,以后就按该程序的规定顺序执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执行结束。
-
——产生新东西——第一台采用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
逻辑等效
-
在计算机系统中,软件和硬件在逻辑上是等效的。
-
逻辑上等效 = 对于一件事,在软件和硬件上都能实现。但是成本不一样、效率不一样
-
例:对于乘法运算,可以设计一个专门的硬件电路实现乘法运算,也可以用软件的方式,执行多次加法运算来实现
-
特点
-
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
输入设备:将信息转换成机器能够识别的形式(二进制01)
-
存储器:存放数据和程序
-
运算器: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
输出设备:将结果转换成人类熟悉的形式
-
控制器:指挥程序运行。解析程序执行指令。它的右边的这条数据线是控制器从存储器中读取数据,
-
-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器,可按地址寻访
-
指令和数据用二进制表示
-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
存储程序
-
以运算器为中心。
- 由图中可以看出,只有运算器与内部所有部件有数据线,其他的则无法直接相连通。
- 如输入/输出设备(统称为IO设备,方便用电信号来表示)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都必须通过运算器完成。
- 本来运算器是为了运算,结果什么都要运算器来中转,所以效率自然要降低
现代计算机的结构
特点
- 以存储器为中心。
- 现在CPU = 运算器+控制器——由于运算器与控制器的逻辑十分紧密,所以我们整合到了一起。
-
运算器:处理数据
-
控制器:发放指令
-
主存储器 + CPU = 主机
- 这个跟我们生活中的“主机”不一样,平常的还有电源、风扇什么的,这里更多的像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