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劝学》的字词解释


第一段

句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 青:靛青,一种染料,也指深蓝色。

  2. 蓝:蓝草,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3. 而:表转折,但是,可是。

  4. 之: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5. 为:被。

靛青取自于蓝草,但比蓝草的颜色深。冰是水做的,但比水更加寒冷。

句二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1. 木:木材。

  2. 中:适于,合于。

  3. 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4. 绳:墨线。其: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5. 曲:弯曲,与“直”对立。

  6.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墨线是墨斗的线,墨斗由墨仓、线轮、墨线、墨签四部分构成,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工具。

木材直得适于墨线,用火烘烤使其作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

句三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 槁:名词,干枯。

  2. 暴,动词,晒干。动词后置于名词。

  3. 复:再次。

  4. 挺:挺直。

  5. 者: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

即使又被晒干而干枯,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句四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2. 就:动词,凑近,靠近。

  3. 砺,磨刀石。

  4. 知:学识,学问。

  5. 明:明了,清楚。

  6. 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鉴赏

一个人努力学习知识,一定能够胜过昨天的自己,胜过老师。通识各行各业的知识后,减少在某些方面的犯错。就好比网络上,许多人自以为指点江山,实则是局限于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不接受其他任何人的观点,故步自封。正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第二段

句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 尝:尝试。

  2. 须臾:片刻,一会儿。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 跂:踮起脚趾。

  2.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句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 疾:快,迅速。

  2.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假舆(yú)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 假:凭借,利用。

  2. 舆:车厢,这里指车。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

句三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 生,通“性”,天赋,资质。

  2. 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 假:借助。

鉴赏

学习不能死学习,要善于借助各种工具来辅助,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拉开与别人的差距。

第三段

句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镂:雕刻:镂花。镂刻。镂空。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句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 骐骥:骏马。

  2. 驽马:劣马。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鉴赏

学习需要一步步地来,任务不能全部堆积在最后再做。不能焦躁,要安心地把学习计划分摊开来,按部就班地进行。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