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交换
使用电路交换从主叫端到被叫端要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这条连接保证了双方通信所需的通信资源,而且这些资源不会被其它用户占用,必须经过三个步骤建立连接->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其主要特点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但是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数据时,其线路的传输效率通常较低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通常我们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将一个较长的报文分成几个分组后再进行传送,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要注意分组交换在传送数据之前并不用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通信资源,只有当分组在链路上传送时才被占用,在各分组传送之间的空闲时间,链路仍可被其它主机发送的分组使用,逐段地断续占用通信资源,省去了建立连接与释放连接的开销,因此数据的传输效率更高。
然而分组交换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带来一定时延,也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的带宽,同时每个分组添加的首部也造成了一定开销。
报文交换
报文整个地发送,一次一跳。报文交换是分组交换的前身,是由列奥纳德·克莱因饶克于1961年提出的。
报文交换的主要特点是:存储接受到的报文,判断其目标地址以选择路由,最后,在下一跳路由空闲时,将数据转发给下一跳路由,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然而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式业务的数据。